警惕:“电动车下乡”成为滋生腐败的另一个温床

来源:博锐管理在线       2010/6/23   浏览3531次   

当电动车被很多省份列入家电下乡补贴范围的那一刻,所有的电动车企业看到了希望,更多的老百姓享受到了党的惠农政策。然后随着电动车下乡工程的推进, 出现了很多与政策初衷背道而驰的现象,优秀的产品没有中标,没有公关就不会入围,地方保护主义盛行等等不一而足。其中已经开标的陕西和安徽省就出现不和谐的端倪,值得相关部门警惕。

安徽省正式公布电动车下乡中标结果,该省仅有的10家申报企业全部入选,随即引来外界诸多质疑,被指一些没有注册商标、生产许可的作坊企业也进入名单,招标事件“有失公允”。像雅迪、绿能等国内大中型电动车企业在此次安徽电动车下乡中均被无故淘汰,据传早已内定。

电动车作为一种新型低碳的交通工具,能列入家电下乡的补贴范围,是党中央心系百姓的深情体现,如果某些部门或某些人利用“下乡”的政策谋取私利,将严重破坏党的形象,是对法律的挑战。电动车下乡涉及财政、工商、商务、协会等很多部门,多部门的合作理应形成互相监督,互相协助的局面,然而陕西、安徽的开标结果确实令人深思。如果让不符合条件的产品中标势必会伤害优秀企业的积极性,破坏和谐的经济秩序,危害老百姓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反腐倡廉一直是我们党旗帜鲜明的方针政策,我不知道在电动车下乡初始阶段就出现如此的不和谐音符,未来的下乡之路有多难有多险?

18日近20家电动车企业在无锡召开座谈会,一致对此次安徽电动车下乡结果提出质疑,已准备联合业内部分企业向国家商务部递交复审申请,并且有望重新投标。我们希望这次安徽的这次有失公允的招投标仅仅是个例,建立完善的监督、核查与举报机制才是维护下乡工程良性推进的后盾,真如温总理所说的“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责任编辑:)


中电动车网版权声明:
中电动车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作品侵犯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和删除。

相关阅读

用户评论

游客
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快讯 更多>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