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当今全球汽车市场仍旧是传统动力汽车的天下,但是,跨国汽车公司一直都没有放松对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工作,当中国已经准备向市场推广电动汽车时,能够立刻拿出现成产品,尤其是家用轿车的,可能恰恰是他们.
10多年前,基于"我们与发达国家在新能源汽车研发上的差距不大"和"弯道超车"等理念,中国启动了新能源汽车研发计划,经过不懈地努力,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果,最终,电动汽车成为我国新能源汽车的确定目标.在奥运会,世博会和10个大中城市,上千辆电动汽车已经开始示范运行.今年国家又出台了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一些地方政府和大能源公司开始筹建充电站,但是至今还没有一辆成熟的家用电动轿车产品问世,还没有一个地方完成电动汽车行驶-充电-再行驶的配套.
相反,并没有大肆渲染电动汽车的跨国公司却突然拿出了不少成熟的电动汽车产品.大众汽车6月一下子亮出三款电动车:Up! 电动车(Up! blue-e-motion)、高尔夫电动车(Golf blue-e-motion)、朗逸电动车(Lavida blue-e-motion),并称朗逸电动车是大众汽车针对中国——这一全球最重要市场量身打造的电动车型。高尔夫电动车计划于2013年开始量产;而朗逸电动车也将会在不久的将来在中国实现国产。大众汽车还自信地说,到2018年,大众汽车将成为电动车市场的技术领先者.很多媒体人试驾大众电动车后感觉到,这些产品的性能已经十分成熟.
沃尔沃最近展示了C30电动车,这款车最高时速130公里,续航里程150公里,充电时间达到8小时以下,已经具备实用的条件,它将于2013年上市.通用汽车公司和日本的一些公司也有自己的电动汽车产品亮相.
种种迹象表明,跨国公司在保持传统汽车研发制造技术优势的同时,并没有放松对新能源汽车的研发,他们多年来凭借人才资金的优势已经在这一领域积累了相当深厚地技术和众多的产品,一旦有需求或者使用条件成熟,他们就可以出击,此次看到中国开始推广新能源汽车,他们就来竞争了.我们这次对节能汽车的补贴,大部分已经被合资品牌拿走.
在电动汽车的研发上,我们已经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已经走到了实际运用和推广的边缘,否则奔驰也不会主动找比亚迪合作研发电动汽车,但是由于过于分散和缺少全社会的动员和支持,还未能见到市场成效.面对跨国公司的竞争,现在必须加快上市和应用步伐,千万别干"起大早,赶晚集"的傻事.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