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电动汽车发展之势迅猛而来

来源:深圳特区报      2010/11/8   浏览4414次   

 

昨日,在第25届世界电动车大会(EVS25)上,来自50多个国家2000多位科学家、工程师、企业家、各国政要和各界的知名专家相聚一堂,围绕可持续动力革命这个主题交流,世界级的汽车厂商纷纷展示乙醇电动车、混合动力车、燃料电池车等新能源汽车研发的最新成果,探讨未来的发展走势。

 

与往届相比,此次EVS25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厂商最积极,与会人士一致认为发展新能源汽车成了世界的战略选择。
在各国政府、大型车企的政策、资金、技术迅速向新能源汽车领域集中的趋势下,以电动汽车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正在全球范围迎来发展的春天。

 

电动汽车全球瞩目

 

近年来,世界各国普遍关注全球气候恶化及日益严峻的城市污染问题,各国专家、汽车业巨头在开幕式发言中几乎都以环境问题、能源问题为切入口,研讨研发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必要性与迫切性。令人欣喜的是,他们在本次展会上争相展示的最新型新能源汽车展示了世界的诚意。各国代表、企业家们公布在这一领域投资的未来安排,高调透露各自进军私人消费领域的时刻表。

 

大众中国总裁兼CEO倪凯明希望旗下的高尔夫电动车明年在全球大范围启动商用,在2018年之后可以真正实现(电动车的)大规模市场化,“这个量是达到十万台以上”。

 

丰田汽车执行副总裁内山田武在本届世界电动车大会上首次曝光了一款丰田短途小型纯电动车的实车图,详细介绍了其性能如何适于城市家庭使用,同时公开表示,丰田正计划将这款电动车导入中国。

 

执国产电动车牛耳的比亚迪也不甘示弱,总裁王传福透露,F3DM目前月销售量过百台,明年在深圳地区预计会达到每月一千台。“明年我们还会推广到别的城市。因此从数量、区域都在逐步加大。”王传福说。

 

根据国际能源署的预测,到2021年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保有量将达到两千万辆,世界电动汽车产业将进入快速发展的阶段。

 

各国政府企业鼎力推广

 

新能源汽车由于还在技术完善阶段,配套设备、整车生产未实现规模化,充电站、充氢站等基础设施匮乏,影响了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化,对此各国政府、企业慷慨解囊,用大手笔的资本投入推动技术进步。

 

美国联邦政府出资25亿美元用于私人购车的减税,日本政府为购买者提供了补贴和税收的优惠,同时又为充电设施的建设提供了资金支持;德国,政府安排了1.7亿欧元支持了17个区域的示范运行,同时还免除电动汽车五年的税费;中国继日、德之后于今年推出了电动车补贴,发展新能源汽车还明确写入了“十二五”规划。目前美国轻型车市场中,混合动力的汽车已经达到了3%的市场份额,日本则超过10%,这些都是政府市场推广初期给予大量的财税支持的结果。

 

全国政协常委、汽车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欧阳明高介绍,世博会上用了一千多种不同的电动车,获得公众非常好的评价。2009年,有5000多辆的混合动力车进入市场。今年,已经上升到了一万辆,大多数都是混合动力公车。

 

广东作为中国经济总量最大的省份,在这场全球参与的技术、资本追逐赛中自然不甘示弱,在政策上予以扶持,规划了详尽、扎实的发展路径。据了解,广东近期将编制新能源汽车产业规划,争取用十年到十五年时间将广东建设成为中国乃至世界重要的电动汽车产业基地。广州、深圳、珠海等12个城市将全面展开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示范行动。预计到2012年,全省新能源客车示范运行总量将超过3万辆,电动乘用车的生产和推广利用也将加快推进。

 

完善产业链 开展全球合作

 

电动汽车的普及涉及电池、电机、新能源开发、节能、充电设施等设备和环节的配套完善,大范围推广过程中,既是为上下游产业创造财富的契机,也是一次能源、汽车技术的全方位考验。

 

目前,仅广东就有数家电动车配套企业崭露头角,比如深圳奥特迅的电动车充电设备、科陆电子的智能电网系统,珠海银通的储能锂离子电池生产线,国内最大的镍镉、镍氢动力电池生产商中山中炬森莱等,它们都有希望在这场汽车革命中缔造喜人业绩。

 

竞争电动车市场之前,国家间的合作对于高效解决技术瓶颈、市场难题显得尤为重要,用全球性的力量来推动这一进程无疑是一种高效、共赢的方式。

 


(责任编辑:)


中电动车网版权声明:
中电动车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作品侵犯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和删除。

相关阅读

用户评论

游客
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快讯 更多>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