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公交车普及电动汽车

来源:腾讯汽车      2010/11/8   浏览3677次   

推广使用电动汽车,对于降低石油依赖、减少二氧化碳和氮氧化物排放、改善空气质量都具有重要意义。可是,由于电动汽车的充电站、充电桩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刚刚起步,电动汽车本身续航里程相对较短,这些因素都影响了电动汽车的大规模推广使用。

 

11月7日,第25届世界电动车大会在深圳开幕,在当天召开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高峰论坛”上,比亚迪总裁王传福做了一个发言,题目是:城市公交电动化—比亚迪绿色解决方案。

 

公交车成为城市环境污染元凶

 

王传福的发言对电动汽车在中国如何发展,提出了一个可行的发展思路,就是优先在公交领域推广普及电动汽车,让电动汽车在中国的发展从公交领域率先突破。

 

公交大巴运行路线单一,出租车一般在本地运行,行驶里程有限,刚好弥补了了电动汽车的不足。再加上公交车一般都是白天运行,可以晚上充电、白天行驶。
目前在国内25个城市正在实施的新能源汽车示范运行项目,电动汽车很少,大都是混合动力汽车,虽然有一定节油效果,但仍然要烧油。

 

一项调查表明,目前国内五分之一城市大气污染严重、113个重点城市三分之一空气质量达不到国家二级标准。而上路时间长、行驶里程多的燃油公交车和出租汽车,成为国内城市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公交大巴有50万辆,出租车有120万辆。除了少数使用压缩天然气或液化石油气外,基本上都是汽油或柴油发动机。1辆公交车的油耗和尾气排放相当于30辆私家车,1辆出租车的油耗和尾气排放则相当于10辆私家车。全国近170万辆公交大巴和出租车每年耗油约2800万吨,相当于2800万辆私家车的油耗,而全国的私家车也不过3000万辆。也就是说,不到170万辆公交大巴和出租车,油耗和排放几乎相当于全国3000万辆私家车。

 

改善环境出路在于公交电动化

 

要改善城市环境、减少空气污染,减少噪音,出路在于城市公交电动化。作为国内外新能源汽车的领先者,比亚迪推出了城市交通公交化绿色解决方案。用纯电动大巴逐步取代现有的燃油大巴,用纯电动出租车取代现有的燃油出租车。

 

据测算,如果全国的大巴和出租车全部换成纯电动车,每年可减少2800万吨成品油消耗,将有效缓解国内石油供应不足的矛盾。如果全国公交系统全部使用纯电动车,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254万吨,节能减排效果显着。

 

从今年5月起,深圳市陆续投放了50辆比亚迪E6纯电动出租车试运行,累计运行100万公里,单车里程最多超过4万公里。节能减排效果明显。比亚迪研制的K9纯电动大巴也于今年9月底下线。

 

在电动车大会展览会现场可以看到,中国一汽、安凯、宇通等国内汽车厂家都展出了自主研发的纯电动大巴,有的已经下线,有的投入试运营。国内一些城市已经在部分线路开展电动大巴试运行。

 

电动大巴和电动出租车一次性购买成本比燃油汽车高,但运营成本要低得多。一辆比亚迪E6出租车,每年仅燃料费就比传统汽车节约近5万元。按一辆出租车运行6年计算,光是燃料费就可以节省近30万元。 比亚迪E6电动出租车成本在30万元左右,国家和地方政府每辆补贴9万元,比燃油汽车还要贵十几万。这贵出来的一块,两三年的运营成本节约就可以补回来,对出租车公司和司机来说,都是一桩划算的买卖。

 

城市公交电动化蕴藏巨大商机

 

城市公交电动化,不仅可以缓解石油供应压力、减少空气污染和噪音,还蕴藏着巨大的商机,可以带动许多产业发展。

 

一辆比亚迪K9长通道电动大巴,售价要两百万元人民币,电动车大会展出的山东沂星生产的中文牌电动大巴,每辆售价也要130万元。如果全国50万公交大巴都换成电动大巴,加上充电站等辅助设施,市场规模可达上万亿元人民币
120万辆出租车,如果全部换成电动出租车,仅车辆一项市场规模就接近4000亿人民币。

 

公交大巴的使用年限一般是8年,出租车的使用年限有的城市是6年,深圳是5年强制报废。一旦电动公交市场饱和后,每年更新的电动大巴就有6万多辆,电动出租车20多万辆。市场规模可达近2000亿人民币。

 

另外,通过城市公交电动化,可以迅速推广电动汽车的普及和发展。规模做大了,成本自然就下来了。随着充电站、充电桩等一系列配套设施的建设,电动汽车的使用环境会越来越好,技术会越来越成熟。届时将真正迎来电动汽车时代,大批电动汽车将走进千千万万普通百姓家庭。

 


(责任编辑:)


中电动车网版权声明:
中电动车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作品侵犯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和删除。

相关阅读

用户评论

游客
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快讯 更多>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