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对我们的警告:哭泣的脸
2010年是毋庸置疑的低碳年,从3月3日的两会到11月29日的坎昆气候变化大会,低碳都成为热点话题。
随着科学发展观的深入贯彻落实和环境保护、节能减排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推进,公众环境意识有了普遍提高,环境保护在经济社会建设中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节能减排、低碳经济和与民生相关的生态环境问题很可能备受关注。
发展低碳经济,低碳交通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而电动自行车这种富有中国特色的交通工具更是在节能减排中具有战略性的意义。
中国电动自行车10年来实现了奇迹般的增长,2009年产销量达到了1998年的200倍以上。目前我国电动自行车年产销量达到2000万辆,年产能则达3000万辆,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电动自行车生产、消费和出口国,同时部分核心技术也已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电动自行车行业的快速发展不仅得益于消费者的认可,更得益于产品本身节能环保的特征符合社会的发展潮流和导向。
据了解,一辆电动自行车替代摩托车行驶1万公里,可以减少碳排放479公斤,等于少用了479万只塑料袋。因此,在推动社会节能减排方面,电动自行车的作用将不容忽视。
电动自行车,作为新兴的绿色电动交通工具,除具备便捷、经济的消费特征外,还有节能、低碳的绿色环保特点,无疑是符合我国发展的低碳经济特点的。而近几年,新能源行业成为备受关注的焦点,2009年国家出台了“新能源产业振兴规划”,让与新能源相关的行业再次迎来发展高潮。
十月中旬,“十二五”规划出台。新能源再次被重点强调,电动车作为新能源技术产品,在节能降耗方面,优势十分明显。作为应势而生的朝阳产业,当下我国电动车保有量已经过亿,绿色出行渐渐成了消费者的一种共识。
业内人士指出,随着十二五规划的出台和实施,新能源在能源产业中的地位不言而喻,未来节能减排将更深入人心。在这种环境下,崇尚“新能源,绿色生活”的消费者会更多,可预见,节能电动车的销量还会攀升。
而低碳背景下,推动自行车产业实现内源和外源发展的协同化,实现价值链低端向中高端的提升,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尤为重要,这样才能最终实现低碳战略意义。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