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机动车辆越来越多、城市道路拥堵愈演愈烈、汽车尾气污染越来越严重、人们的出行越来越成问题的现实下,不少兰州市民开始怀念起自行车时代。但是,当人们骑上自行车后,却发现现在情势完全变了,骑车上路同样遭遇着“寸步难行”的尴尬。
自行车的尴尬处境,让自行车本身及骑车的人都期待着—次艰难的突围。有业内人士表示,城市的交通是—种公共资源,对公共资源进行分配,最为重要的是公平,自行车与机动车应拥有同等的道路通行权利。
低碳出行呼唤自行车回归
“市区拥堵实在太严重了,住的地方距离单位仅20分钟车程,但开车上班经常需要40多分钟,倒不如骑自行车,有30多分钟就到了。”在交通拥堵日甚一日的情况下,兰州某建筑安装公司的张彦杰开始放弃私家车,而选择骑自行车上下班。
当交通拥堵成了城市的常态,低碳出行就成为一个热门话题。据张介绍,他的私家车本身耗油就大,如果堵车的话,一开一停,不仅耗油,而且对他这样的驾车新手来说,极易发生事故。为了省时、安全,他从l0月份就开始选择自行车作为代步工具。
“就目前城市机动车保有量和增长速度来看,道路拓宽改造的步伐再快,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交通拥堵的难题。”业内人士表示,在道路拥堵得不到解决的情况下,自行车的确是最高效率的短途代步工具。
有资料表明,在交通拥堵城市,l0公里之内自行车的速度往往比轿车更快。而且,在同一马路宽度下,摩托车、小轿车、自行车三种交通工具每小时运送人数分别为:摩托车720人,小轿车850人,自行车l000人。
“交通行业是能源消耗大户,其产生的二氧化碳占到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的30%以上,低碳经济必然要求低碳交通。”采访中,甘肃绿驼铃环境发展中心有关负责人认为,在营造低碳城市过程中,方便灵活、成本低廉、低碳绿色的自行车是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
“每天上班要坐一整天,感觉自己越来越胖,骑车上下班还可以减肥!”不少受访者表示,平时锻炼的机会太少,每天上下班时间骑自行车已成为他们最佳的锻炼方式。
“自行车”难寻容身之“道”
尽管自行车日渐回归到市民的日常生活,但是,当人们骑上自行车后发现,骑车上路同样遭遇着“寸步难行”的尴尬。
l2月4日下午6时许,正值下班高峰期,兰州市南关什字公交车站站台上挤满了候车的乘客。部分着急回家的乘客,不时站在自行车道踮着脚张望过往车辆。这时,一辆9路公交车缓缓驶来,车靠站停下后,上下车的人群把站台后面的自行车道完全占据,骑车过往的市民无法继续前行只好停下,等乘客们上下完车后,再继续赶路。也有一些“疯狂”的小青年,将自行车骑上机动车道,绕过靠站的公交车扬长而去。
在此条路段,虽然清楚地划出了专门的自行车道,但有部分司机将公交车开上了自行车道,许多跟在机动车后面的骑车人只能骑一步停一步,走得很是艰难。
同样,在兰州市农民巷,这条号称兰州第一小吃街的路段,不少司机把这里的自行车道当作了免费的停车场,使原本并不宽敞的马路显得更加拥挤。
在兰州市一些车流量较大的路段,由于道路塞车拥堵,不少机动车都会“借用”自行车道行驶或者超车。特别是上下班高峰期,自行车道更是屡屡被占,骑车者只能在机动车车流间左右穿插。
在兰州市街头,不仅存在骑车难问题,自行车停放难的现象也随处可见。记者走访市内多家酒店和公共场所发现,由于骑车人不多,停放自行车的区域越来越少,许多酒店停车场都没有设置停放非机动车辆的区域。
在市内某商场门前照看自行车多年的王大娘介绍,以前存车费是2分,后来涨到5分、1毛、1毛5、2毛,最后涨到现在的3毛,有些地方是5毛。“虽然存车费涨了,但是现在停放自行车的地方越来越小了,很多地方都被机动车辆占据了。”王大娘说。
慢行交通凸现人本理念
在今年年初兰州市“两会”期间,一份递交给相关部门的提案指出,重骑自行车不仅是绿色出行的回归,更是解决拥堵老大难的重要措施。有关部门在城市规划过程中,应当区分机动车道(快速车道)、非机动车道(慢速车道)以及人行道的功能,完善城市慢性出行系统。
“但问题是,在城市道路空间紧张的情况下,‘慢行交通’空间最易被忽视、压缩和挤占。”有关人大代表指出,市内新建的道路没有设置自行车专用道;机动车无序占用自行车道;自行车道上设置公共汽车站等现象的存在,导致自行车与机动车在同一条道上通行时,自行车成了“弱势群体”,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损害了自行车的交通资源。
甘肃绿驼铃环境发展中心赵忠认为,在交通拥堵成为城市常态的现实条件下,必须公平地对待各种交通工具使用人群的合理需求,坚持以人为本,充分重视慢行交通,逐步推进慢行交通改善工程。
“‘慢行交通’作为绿色环保的出行方式,其设施建设的优劣也成了宜居城市的重要指标之一。”赵介绍说,有关部门应该加强天桥与地下过街通道的建设,逐步建立相对独立的非机动车交通网络,路权分配中应充分保障慢行空间,支路街巷停车场设置应综合考虑慢行交通安全与稳静化要求,以维护和谐、安全、公平的交通环境。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