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自行车租赁的“杭州模式”

来源:经济参考报      2010/12/27   浏览5189次   

公共自行车租赁的“杭州模式”成功之处在于,完善的制度设计和政府主导、企业运作的模式,为其他地方发展这一项目提供了借鉴。

 

政府主导:将公共自行车纳入城市公交系统

 

2007年,杭州市提出要学习法国巴黎建设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为此,杭州市委专门下发文件,从政府层面把公共自行车纳入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统筹规划,将公共自行车纳入“五位一体”的城市公交系统,即地铁、公交车、出租车、水上巴士、公共自行车,并且提出公共自行车是城市公交的重要组成。

 

杭州市委、市政府认为,公共自行车作为城市的一个公共产品,必须政府主导。因此,杭州在整个项目建设过程中加以指导、协调,使得项目得以在全市迅速展开。

 

最终这一任务被交给了杭州市公交集团。对于前期的建设资金,主要依靠政府给予的资金和政策支持,2008年杭州市政府为公共自行车系统提供了1 .5亿启动资金,其他资金由企业通过银行融资实现。

 

曾到杭州考察过的北京交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郭继孚认为,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看起来非常简单,但涉及交管、城管、规划、建设、绿化、电力等多个部门,需要部门高度配合与支持,否则难以顺利推进,杭州将建设城市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作为“一把手”工程,保证项目的顺利推进。

 

按照杭州市的规划,未来将形成便捷的公共交通网络,实现同台、同点换乘,最远距离不超过100米。为实现这一目标,杭州明确2020年全市8个城区完成17.5万辆车公共自行车的规模。

 

商业开发:充分考虑可持续发展

 

有关专家认为,政府在发挥主导作用同时,通过引入专业团队运作、政府提供可进行商业开发的资源是公共自行车租赁“杭州模式”成功的重要原因。

 

为保障项目日常运营费用实现自我平衡,杭州为企业提供资源,由企业进行商业化开发运作。目前开发的资源主要是广告,在每个公共自行车服务点上建设一个车棚,并开发了可以销售软包装商品的服务亭。通过拍卖车棚、服务亭以及车身上的广告位获得运营资金。

 

杭州公交通服务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陶雪军认为,杭州市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充分考虑了可持续发展问题,虽然起步时有很大压力,但政府给予资源支持,企业通过开发资源产生效益。现在正在加大开发力度,谋划对服务亭“三合一”服务功能的深度开发,即集商品销售、旅游咨询、自行车租赁系统咨询服务为一体。

 

据陶雪军介绍,从2009年运行情况看,公共自行车运营成本3000万元,广告收益近3000万元,租用自行车超时收费每年收益五六百万元,如果建设成本、设备折旧不考虑,公司实现了保本微利。

 

鉴于商业开发需要一个过程,杭州市政府也表示,如果商业运作的资金不足以弥补整个运行,可以由政府公共财政进行补贴,保障公共自行车正常运行。今年,杭州市政府又为此项目提供了5000万元。

 

先进技术:操作简单 租用便捷

 

杭州城市公共自行车交通系统的顺利发展,还得益于首套智能化公共自行车租赁服务系统的开发应用。该智能管理系统引入IC卡技术,具有租用、查询、管理、结算、防范监控、网络6大功能,支撑着整个自行车租赁系统的正常运行。

 

记者在实地调查发现,这套系统保证了借还公共自行车时操作简单,避免排队等候,为市民和游客提供便捷的租用服务。

 

具体来看,优势主要体现在四方面:

 

第一,智能IC卡保证随借随用。自行车服务点的设置是车桩加锁止器,市民租借自行车,只要用一张智能IC卡在车桩上的锁止器上一刷,自行车就自动开启,而且锁止器具有PO S机功能。

 

第二,市民办卡,超时收费。杭州市规定,16至70周岁的市民,可凭杭州公交IC卡及开通公交功能的市民卡,在租车服务点办理租车或还车。没有公交IC卡的市民或外地游客,也可凭本人身份证等证件缴押金办卡。使用自行车1小时内免费,超过1小时收费1元,超过3小时按每小时3元计费,费用在还车时通过锁止器刷卡自动结算。

 

第三,后台监测系统实现及时运营调度。尽管自行车服务点无人值守,但杭州市建成了“空满位实时报警系统”,当服务点自行车满位率大于80%或小于20%时,该系统就会自动报警,然后通过视频切换,使自行车服务中心能随时掌握服务点空满位情况,并及时进行配送,提高了使用效率。

 

第四,开发公交出行时时信息查询系统。2009年9月,杭州市新近开发了公交出行时时信息查询系统,该系统具有公共自行车诱导功能,市民可以通过互联网和手机,查询到公共自行车服务点位锁止器空位或满位信息,这就解决了市民抱怨的租不上车、还不上车的难题。


(责任编辑:)


中电动车网版权声明:
中电动车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作品侵犯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和删除。

相关阅读

用户评论

游客
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快讯 更多>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