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做“势”

来源:第一营销网       2011/1/12   浏览7984次   

如何做“势”?

 

“做势”既要心灵手巧,也要脚踏实地,但永远不能“装腔”--虚张声势!
所以说,“势”在人为,每一“势”都靠个人去做,一步一个脚印,别人无法替代。

 

对于不同的企业,由于自身资源及所处环境的不同,审势、创势、借势、顺势,是有缓急之分、轻重之别的。

 

但一般而言,首先应当审势,即洞察时势,分析自身所面临的形势;然后针对性地创势,即发掘或创造自己的优势,规避劣势,发挥内因作用;接着借势,借助外在力量,发挥外因作用;最后应当把握趋势,让内因与外因的力量都朝着一个方向。

 

把握“势”理,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审势而行

 

这里的“势”指的是“时势”,或者说“局势、形势”.

 

大多数中国企业属于脑子发热型,他们往往胸怀大志,野心勃勃。

 

于是不懂得放弃,头脑一发热,心浮气躁,看到什么赚钱就做什么,盲目行动,最后的结果是寸步难行,损失惨重。

 

当年的秦池、三株、巨人等,不就是因为不审视内部资源,盲目扩张而轰然倒地?

 

为什么宝洁的激爽沐浴露会失败?是因为它无视中国消费者的习惯--谁洗完澡还要激爽一下,搞得睡不着觉?毕竟中国人没有老外洗完澡还要去约会的习惯。
据说比亚迪也要推出家电了,这又是一个头脑发热的想法,我们等着瞧!
不明“势”理,终将为“势”所困。我们应当谨记:

 

放弃第一,选择第二。

 

创势而起

 

这里的“势”指的是“优势”.

 

这是根本,因为无论时势如何有利,如果自己本身没有任何优势,一切都是空谈。

 

很多中小企业都有这样一个通病,还没学会走路就开始想着要跑步,甚至要飞跃式发展,这是急功近利导致的结果。

 

我最近服务的一家企业,做LED台灯的,现在应该说时势非常有利,奥运会、世博会大力推广LED,消费者对LED有一定认识和期待;国家政策扶持LED,在某些地区实行补贴政策……然而,这家企业忽视了自身产品的研发与品质,大半年就一两款灯,品质还不能保证。这就算时势再好,自己本身没有任何优势可言,又能如何?

 

对于大多数中国企业来说,不管时势是好是坏,都应当记住:

 

生存第一,发展第二。

 

借势而上

 

这里的“势”指的是“声势”.

 

如果有“势”可借,当然不要错过,所以有人说“找一个好老婆,少奋斗三十年”.

 

借势,实为借人之声势,借物之声势,借事之声势。

 

在里斯与特劳特合着的《定位》一书,有一段话我依然清晰记得:“通往名望和财富的道路很少能从自己身上找到,唯一有把握获得成功的方法是,为你自己找匹马骑”.他们认为每个人都有六匹马可以骑,其中前三匹马是:你所在的公司、你的上司、你的朋友。这里的“骑马”实际上就是借势。

 

人要借势,企业更是如此。最精彩绝伦的借势案例,无疑是统一润滑油。

 

第二次海湾战争刚刚打响,统一润滑油几乎是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的反应,推出了“少一点摩擦,多一点润滑”的经典广告,影响深远,传为佳话,并成为第一个在央视打广告的润滑油企业,一举打破长城和昆仑两大巨头的垄断局面。

 

显然,要借势首先得有“势”可借,很多时候就得没事找“势”,并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借机做出合适的反应--借势是需要技巧的,但必须事先做好充分准备!

 

如果不是事先充分准备,周密谋划,统一润滑油怎么可能做出如此迅速的反应?

 

准备第一,技巧第二。

 

顺势而为

 

这里的“势”指的是“趋势”.

 

古人云,“顺势者倡,逆势者亡”.松下幸之助也说过:“经营,其实就是一种顺势。就象雨天撑伞,晴天收伞”,于是就自然而然地成功了。

 

顺势,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谈何容易?

 

因为要看清趋势,就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你要分清楚内势如何,外势如何?明势如何,暗势如何?“只缘身在此山中”,也许一辈子也看不清某些趋势;也许看清楚了趋势,却无法把握,因为趋势只是“势”--它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

 

具体一点说趋势,可以理解为“大方向”: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应当先确定一个目标,不管目标是否正确,都应当朝着目标的方向前进;在前进途中,不断修正目标,始终保持朝着一个“大方向”前进,切忌东一下,西一下。

 

方向第一,行动第二。


(责任编辑:)


中电动车网版权声明:
中电动车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作品侵犯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和删除。

用户评论

游客
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快讯 更多>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