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汽车业发力寻新奶酪 弯道超车押注电动车

来源:深圳特区报   田然   2011/4/28   浏览4495次   

今年以来,我国汽车产销增长速度较去年同期明显下滑。经历了2010年中国乘用车行业的井喷式增长后,国内车市似乎要进入爆发后的一个调整转型阶段。

  这边厢,购车优惠政策消失、“治堵限购”、新车船税方案以及油价上涨等不利因素纷至沓来,自主品牌落地何处,增加的产能市场定在何方?那边厢,国际老牌车商以更充沛的精力加入中国车市战团,这块依然值得看好的“蛋糕”,留给自家人的会有多少?

  车企、消费者都把国际A级车展的上海车展看作预测中国车市后续发展的风向标。在乱花迷眼的宣传中,我们发现,面对困境,自主品牌吆喝得更响了,除了低价的老战术外,加上挺进中高端市场、做强新能源汽车的新规划,转型“三板斧”亮了出来。

  参展企业大打降价牌

  今年一季度,国内汽车产销同比增长7.48%和8.08%,增幅较去年同期分别回落69.51和63.70个百分点。其中,自主品牌乘用车销量同比增长2.76%,但是乘用车所占市场份额较去年下降2.85个百分点。

  在汽车消费扶持政策消失、油价上涨,以及通胀造成居民消费能力下降等因素的影响下,今年车市开门不红。自主品牌面临国际巨头夺回失地的威胁,怎么办?对策是“吆喝+降价”。

  记者了解到,在本次上海车展上,主办方首次将中外汽车公司安排在同一个展厅,自主品牌与国际巨头同台亮相,鹿死谁手还要争,气势上先跟了上来。吉利汽车在成功收购沃尔沃乘用车品牌之后,本次参展面积达3000平方米,携36款最新车型以超强阵容参展,与一汽规模相当;深圳本土品牌比亚迪面积与通用五菱不相上下,1000多平方米,同本田展位相向竞争。

  参展规模上去了,价格战更争先恐后。自从3月份比亚迪打响自主品牌降价第一枪后,自主品牌扯起大旗,合资品牌、进口品牌陆续跟上,降价之声连绵不断。

  有资深业内人士称,与合资相比,自主品牌在市场竞争上一直都处于弱势,这几年的发展都是靠价格取胜。但是,现在不少合资品牌价格都下探到了6万~7万元之间,对自主品牌市场份额的吞噬很严重,价格战更是白刃相向。

  不过,价格战之后,还有其他手段。在上海车展上,除了自主品牌低价依然外,还看到了自主品牌追求附加值的动向:消费升级带来的中高端市场和新能源汽车。

  中高端市场需求增加

  如果说近年来的车市爆炸式增长,是行业扶持政策推动下的中低端市场增长,那么,优惠政策退出后的新机遇,将是居民消费能力升级后二次购车创造的中高端需求。

  新世纪以来,自主车型层出不穷,已占国内汽车产销市场的过半江山。但一个奇怪的现象萦绕不去,就是价格在12万元以上、卖得好的自主车型不多。长安汽车董事长徐留平曾说,“12万元变成了某种意义上的天花板。”

  本次上海车展上,自主品牌中10万-15万价位的中高端车型可谓阵容庞大,体现出他们绝不安于中低端市场的决心。一类是以上汽、一汽、广汽为主的国有大集团推出的自主品牌,如上汽的荣威MG、一汽的奔腾、广汽的传祺等;另一类是比亚迪、奇瑞、吉利、长城等民企品牌,新产品也明确向中高端挺进。

  作为乘用车的一个细分市场,SUV是曾经被边缘化的产品分类。随着近年来市场消费层次和消费结构的变化,SUV开始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在上海车展上,国内主要车商基本都展示了本土品牌的SUV主力车型。

  4月初刚下生产线的比亚迪城市型SUV S6亮相车展,该车被称为“中国版雷克萨斯RX350”,模具由之前比亚迪收购的世界一流的日本荻原馆林模具厂打造,目标同样是二次购车的升级型消费者。

  专家称,SUV有着中高端车型的定价,在实用性、经济性、驾驭感、操控性和驾乘的舒适性上,明显超过了中高端轿车。国产SUV性价比高,排量小,在这个细分领域有更明显的优势。

  新能源汽车备受关注

  自去年新能源车明确归入“十二五”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后,业界关于借新能源车实现“弯道超车”的说法越来越响亮。本届上海汽车展上这一苗头更加显著,23款纯电动车、10余款混合动力车中,自主品牌占半数以上,与德系、日系的国际大牌们同台竞技,技术、设计都在商业化方面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新能源车尤其是电动车,因无法规模化生产,售价相对较高。业界一直期待着盈亏临界点。跨过临界点,消费者会觉得新能源车性价比高,而厂商也有钱可赚,就会扩大生产降低成本、降低售价,从而进入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

  目前,促使这一临界点到来的动力日益凸显,油价是一个因素。在国内高企并将不断高企的油价压力下,根据德勤的调查,在受访的中国消费者里,66%表示当燃油价格涨至每升10元时,“非常可能”考虑购买电动车,在每升12元的水平时,85%表示购买电动车的兴趣将更高。

  续航里程是另一个

(责任编辑:)


中电动车网版权声明:
中电动车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作品侵犯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和删除。

相关阅读

用户评论

游客
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快讯 更多>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