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如何将质量和速度相协调

来源:中国汽车报       2011/8/3   浏览887次   

        编前:速度与质量,对新能源汽车产业而言,哪个更重要?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每个人可能有不同的认识。日前,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工业和信息化部原部长李毅中在“2011全球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峰会”上表示,“十二五”末,电动汽车年产量目标为25万辆,仅占届时国内汽车总产量的1%。


  这个目标是不是保守?速度要不要加快?在高铁事故接连发生的当下,我们恐怕要重新思考、研究速度和质量、速度和安全的辩证法。只有速度的发展要不得,因为速度牺牲安全的发展更要不得。


  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初期,如何看待速度和质量的关系?快速和稳健该如何平衡?本期特别邀请四位专家,请他们谈谈对这些问题的认识。


  朱宏任:兼顾节能与新能源才能兼顾速度和质量


  我国将新能源汽车产业作为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明确了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重要地位,力促其成为先导性产业,并通过技术创新,支撑经济实现新一轮的高速增长。目标虽明确,但可能需要经历一个相当长的时期。


  “工信部充分听取了有关产业部门、研究机构、企业的意见和建议,并参照国外的一些经验后,已经初步认清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方向。”工信部党组成员、总工程师、新闻发言人朱宏任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他认为,在我国汽车工业规模达到世界产销第一的背景下,确实需要明确新的发展方向,促进汽车产业不断加快结构调整步伐。新能源汽车产业正是突破口,我国汽车工业应在转型升级中牢牢把握机遇,走到世界汽车工业前端。


  朱宏任坦言,将新能源汽车产业作为发展目标,表现出我国汽车工业发展的信心与决心。但目标的实现,需要政府不断引导、企业持续投入,推动新产品经受住市场的检验。


  在新能源汽车接受市场检验的时期内,如何平衡质量与速度的关系?


  朱宏任表示,低碳、绿色是汽车产业发展的方向,在朝这一目标迈进时,除了发展新能源汽车,集成先进节能技术的节能汽车同样应该受到重视。


  “两者兼顾,既推动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也能促进节能技术的普及和应用,进而实现我国汽车产业的结构调整。我认为,这样做才是既考虑了汽车工业发展的速度,也考虑了发展的质量。”朱宏任说。


  冯飞:若不健康何谈速度


  针对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快速与健康关系问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部长冯飞表示,规划目标应量力而行,快速应是建立在健康基础上的快速。


  冯飞表示,目前有些地方政府没有抓住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实质,在新能源汽车发展问题上,出现了拔苗助长的现象。


  “一些地方政府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思路、做法,沿用、仿照传统汽车产业,仍然拉项目、争投资、引进技术,然后扩大生产能力,惟独没有看到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核心。这样的‘快速’发展是不健康的发展。”冯飞对此现象表示痛心。


  政府应该如何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健康发展?冯飞认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最核心的内容就是创新。因此,地方政府应当从过去注重规模的思路转变到激励创新上来,引导当地企业潜心研发,掌握核心技术,建立产业技术体系,并对已经出现的新技术给予奖励。地方政府还应认清当前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需要什么样的条件、有什么样的困难,只有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推动行业健康快速发展。


  在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尚未实现突破、基础设施不完善的当下,政府部门便开始大力引导私人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这算不算是一种“过快”发展?冯飞认为,政府的战略目标已经很明确,就是发展电动汽车,解决资源、能源紧张问题,完成从汽车大国向汽车强国迈进的使命。不过,政府诉求要与企业目标结合起来。


  这两者的结合具有积极意义,是必要的。冯飞认为,在新能源汽车发展初期,新产品推广较难,政府不能让企业看不到光明的前景。


  “企业较为关注市场,政府应当根据目前的条件在特定的细分市场展开示范运行工程。这是推动新能源汽车市场化的必要条件。”冯飞说,据了解,在新能源汽车领域走得比较靠前的日本正是得益于此。按照新能源汽车现有技术水平,纯电动汽车还存在续驶里程不长的特点,日本把现阶段的市场定位在城市短距离交通上,率先迈出了新能源汽车市场化的第一步。


  陈全世:速度不是看厂房建多少


  “发展新能源汽车,那么热的一个话题,为什么到今天还进展缓慢?这两年,中央高度重视,划拨重金支持与新能源汽车相关的项目;企业闻风热捧,拉项目要投资。我们现在可以看到在全国各个地方都快速新建了一批厂房、基地、示范区等,这原本是为新能源汽车尽快走向市场、尽快被消费者认可而作出的努力。但大家都忽视了一点:速度不是看厂房、基地有多少,而是对核心技术到底掌握了多少。我认为,目前新能源汽车发展遇到的困局,就是因为我们在追求速度的同时,没有搞清楚最基本、最核心的工作是什么。”清华大学汽车研究所所长陈全世讲起国内某些地方政府在新能源汽车发展方面拔苗助长的做法,痛心不已。


  作为一名电动汽车专家,陈全世经常到全国各地考察。他发现,很多地方政府为了争项目,竭力催促当地企业发展新能源汽车,结果是一座座厂房拔地而起,一条条生产线迅速建成。


  “基础技术没有掌握,建立再多生产线也是垃圾生产线,是应该最先淘汰的、落后的生产线。”陈全世告诉记者,目前有些企业热衷做的事就是先拉投资,然后圈地,再盖厂房,最后闲置。“因为他们不知道建立基地、厂房的目的是什么,加上技术进展缓慢、没有产品可以量产,只能闲置。”陈全世说。


  在陈全世看来,全国各大城市都在积极申报新能源汽车示范城市,这是一件好事。但搞示范城市的目的、示范计划、示范过程、示范将带来什么效果没有搞清楚,就偏离了搞“示范城市”的初衷。“有些城市将纯电动轿车放在出租车市场进行示范运行,我认为,这是没有做好市场定位的表现。目前,纯电动轿车只能实现短距离运行,出租车则要求行驶距离更长。把纯电动轿车放在出租车领域进行示范,等于让一名小学生与拳王泰森打拳击比赛。”陈全世的比喻很形象,明确反对类似运行计划。


  陈全世表示,新能源汽车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最关键的是核心技术。政府部门、行业专家以及企业人士都应当把重点放在核心技术上,只有掌握基础的共性技术,才能追求真正意义上的“速度”。


  王秉刚:示范推广规模不宜过大


  世界各国都在新能源汽车发展上铆足了劲儿,我国也不例外。目前,我国“十城千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城市已经扩大至25个,并确定在6个城市进行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各大城市都加大了充电站建设力度。这一切似乎给人一种“新能源汽车已在我身边”的感觉。


  国家863计划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重大项目监理咨询专家组组长王秉刚从中看出了问题:新能源汽车推广有点急。“在产品、技术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的思路都还没有讨论清楚的情况下,示范城市推广新能源汽车的目标过高,恐怕会引发一系列问题。”王秉刚说。


  王秉刚给记者举例分析。目前,混合动力公交车成为主要的示范运行车辆,这种公交车实际节油效果并不明显。另外,混合动力公交车成本过高,安全性、稳定性不十分可靠,刚刚在上海发生的纯电动客车自燃事故值得注意。此外,在电池冷却、散热等关键问题还没有得到完全解决时,将纯电动汽车作为出租车来示范运行,会不可避免地面临安全问题。“有些城市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没有讨论充分便确定了路线——主打充电或换电,不科学。”他说。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初期,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在所难免。我认为,如果大家都能稳步而不是急于推进,会避免一些问题的发生。”王秉刚强调,在现阶段,示范运行规模不宜过大,一些不具备条件的城市不能勉强做示范点。示范产品也要经过充分讨论才能确定,尤其要注重考证产品的安全性、稳定性以及节油性等。


  “在高铁事故频发的今天,我们确实需要冷静下来,思考关于速度与质量之间的关系。”王秉刚说。


(责任编辑:)


中电动车网版权声明:
中电动车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作品侵犯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和删除。

相关阅读

用户评论

游客
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快讯 更多>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