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待遇为何不同

来源:华商报      2006/12/8   浏览3918次   

目前,我国不同的城市对轻型电动车的管理和使用政策不一,有的城市“封杀”,有的城市“开禁”。在北京市对电动车解禁上牌之后,广州市却宣布“电动车将被彻底禁止”。(12月7日《新华每日电讯》)同为中国的城市,电动车为何遭遇“两重天”的不同待遇呢?

电动车在不同的城市遭遇不同的待遇,应该源于城市管理者决策的出发点不同。在禁止电动车上路的城市,他们首先考虑的是交通拥挤、交通安全,有的可能还考虑到城市的“面子”等问题;在允许电动车上路的城市,恐怕更多的是考虑市民的方便、市民的承受能力、环保节能等等。因城市决策者出发点的不同而制定出来的不同政策,到底谁是谁非呢?这其实并不难判断,最根本的一点,就是要符合长远的发展目标,符合市民的需求。

目前,发展轻型电动车,已成为国家发改委节能中长期规划中交通节油的重要议题。而且,轻型电动车的“零排放”和“零污染”特征成为我国“绿色交通”的范例。美国电子电器工程师协会的专家在考察了中国的轻型电动车产业后指出:这将成为中国“新工业文明”赶上发达国家一次不可多得的历史机遇。

但有的城市仅仅看到眼前的困难,而没有从长远利益考虑,这就暴露出一个问题:一些城市管理者出台一些政策,还是管理思维大于服务思维,结果可能会损害市民的利益。同为中国城市,对电动车却抱有截然相反的态度,这应该引起我们的思考:管理者在出台政策法规之前,应该要真正地问计于民,充分尊重民意;同时,还要不局限于眼前利益和眼前困难,充分考虑长远利益。


(责任编辑:)


中电动车网版权声明:
中电动车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作品侵犯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和删除。

相关阅读

用户评论

游客
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快讯 更多>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