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高企的油价和日益增大的环境压力,使以电动、混合动力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开始备受消费者的关注。然而新能源汽车自问世以来一直给人“雷声大,雨点小”的感觉,各
品牌新能源车型始终没有大范围上市,烟台首款电动轿车也仅是在今年7月中旬才低姿态面市。
目前电动轿车在烟台销售已近两个月,销售形势如何?消费者对该产品的看法怎样?新能源汽车何时能在烟台车市占有一席之地?记者就以上问题对业内人士和消费者进行了调查。
市区每天售出一台电动汽车
目前比亚迪、奇瑞、长安、江淮等厂商纷纷推出了新能源汽车,目前仅有一款纯电动车型进入烟台销售。其销售公司总经理张倩告诉记者,这款车从7月15日开始登入烟威地区销售,同时享受 厂家提供的新能源轿车补贴。
“自上市的40多天以来,市区范围内大概售出了30多辆,平均每天能售出近一辆。”张倩说,“整个烟威地区大约在90台左右。”
早在该款纯电动轿车上市之前的一款国外品牌的油电混合动力车型,在2006年便进入中国市场。记者在多家经销商处了解到,该车在近5年的时间里并没有大起色。莱山一家车行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在车行成立的近3年时间里,仅售出3辆。而销量不佳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价格。
“该车外形比较普通,售价在25万-27万之间,其价值主要体现在成熟的油电混合动力技术上。但以一个中高级轿车的价格,只能买一辆外形看起来为经济款的轿车,消费者一般不太容易接受。”车行工作人员表示。
电动车省不少钱但不省心
作为新能源轿车,省油自然是电动车、油电混合动力车的最大卖点。以目前在烟台销售的电动轿车为例,此款车每次充满电大约需要12度,可行驶100公里左右,约折合人民币6.5元。按平均每月行驶1000公里计算,每月费用仅在65元左右,一年下来的用电费用不超过千元。“同时这款车时速不超过60公里,也没有排量,并不算在机动车的范畴,每年还省下了360元的车船使用税。”张倩说。
照此算下来,电动车每年要比汽油车节省不少费用。然而仅以省钱为卖点,还难以打动大部分的消费者。市民姜辉正考虑买辆新车更换自己的老捷达,他表示,电动车每次充电仅能行驶百公里左右,平常上下班还可以驾驶,但一旦自己有事要出远门,路上也没有充电设施,自己根本不敢把车开出门。
“不光每次充电能跑的里程数过少,目前电动车型的可选择范围也太小,大多为小型或微型车。坐起来太挤、能放的东西也太少,日常用起来不方便。”他说。
除了行驶里程、驾驶舒适度之外,消费者也普遍对电动车的“身份”产生了担忧。同样正在选购车辆的市民宫泉表示,目前电动汽车不属于机动车范畴,尽管省去了挂牌、年审等麻烦事,但平常使用起来总感觉“名不正言不顺”,心里总感觉不踏实。
至于可以长距离行驶、明确划为机动车范畴的油电混合动力车,尽管其百公里油耗仅在4升左右,但车辆本身近30万的售价就使注重实用性的普通消费者难以承受,而相对平庸的外形设计也难以满足高端客户心理需求,销量自然难以有所突破。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