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需三驾马车多元化发展

来源: 中国经济导报       2011/9/6   浏览781次   

  我国在新能源汽车发展伊始,就将纯电动车纳入了自己的研究范畴,但由于早些年欧美汽车都没有搞纯电动,因此当时有专家提出,应该和美国一样去搞燃料电池和混合动力。而近几年,欧美开始搞纯电动了,于是又有人亦步亦趋,在支持纯电动车的同时,又开始彻底否定混合动力车了。科技部“863计划”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重大项目办公室副主任甄子健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所举的这个例子,听起来让人感到啼笑皆非,但却表明在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道路上,围绕着技术路线出现过激烈的反复和争执。


  外国公司驱动三驾“马车”


  新能源汽车包括混合动力汽车(HEV)、纯电动汽车(EV)、燃料电池电动汽车(FCEV)、氢发动机汽车和其他新能源(如高效储能器、二甲醚)汽车等各类别产品。


  混合动力汽车是目前技术最为成熟,使用最广泛的新能源汽车。根据国际电工委员会电动汽车技术委员会的建议,将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定义为采用传统燃料、同时配以电动机/发动机来改善低速动力输出和燃油消耗的车型。代表车型有丰田普锐斯PRIUS、凯迪拉克凯雷Hybrid、本田CIVICHybrid。


  和混合动力汽车相比,纯电动汽车结构更加简单。目前市场中主要使用的是铅酸电池和镍氢电池汽车,未来向锂离子电池发展。代表车型有比亚迪e6、奇瑞瑞麒M1e、奇瑞S18、众泰5008EV。


  燃料电池汽车是纯电动汽车的一种,其动力由燃料电池发电提供,它是一种不经过燃烧直接以电化学方式将燃料和氧化剂的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高效连续发电装置。代表车型有戴姆勒-克莱斯勒、福特Edge、丰田FCEV、通用雪佛兰Equinox。


  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堪称新能源汽车的三驾“马车”。在国内,所谓的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之争炒得沸沸扬扬,但记者从赛迪顾问行业电子事业部副总经理袁远先生提供的全球主要汽车公司新能源汽车开发计划列表中发现,无论是日本的丰田、本田和日产,还是美国的通用、福特和克莱斯勒,亦或是欧洲的大众、奔驰、宝马和标致,在混合动力汽车、电动汽车与电池、燃料电池汽车三大领域均无明显空白。


  三者市场存在互补关系


  针对新能源车不同技术车型的市场化问题,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付于武曾说,欧盟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路径比较符合全球汽车产业发展状态,即出行范围在0~4公里为步行,4~200公里使用小型纯电动汽车,200~400公里发展插电式混合动力或增程式电动车,400公里以上使用内燃机汽车。如此看来,各种车型在市场布局上是存在互补关系的。


  甄子健就认为,新能源汽车是一类产品,是多元化的产品,对应的交通需求也是多元化的。他说:“源头和应用都是多元化的,我们为什么一定要人为地确定就是要探讨一条路径呢?这样是不对的。在满足多元需求的过程中,还要加上时间的尺度,根据时间的不同,走不同的方向。”他强调,“我们对技术路线要有一个深刻的理解,三纵三横、多元化发展,根据不同的区域和不同的时间发展不同的重点车型。其实三者技术上的相通性非常高,因此,中国新能源汽车只有具体的产品战略问题,而没有所谓的技术路线问题!”


  事实上,尽管国内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之争激烈,但汽车企业在不同领域多少都有一定成果。赛迪顾问提供的资料显示,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应用工程推荐车型目录》中共有轿车38款,其中纯电动车达18款。


  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上,奇瑞或许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据媒体报道,“奇瑞一直坚持全面的新能源汽车研发布局,早在2001年成立了清洁能源汽车专项小组,对混合动力、燃料电池和纯电动三条技术路线都进行了研究。”目前奇瑞已有7款新能源车型上了工信部目录和新能源车推荐目录,包括1款燃料电池车、2款混合动力轿车和4款纯电动轿车,其中A5BSG、A5ISG混合动力轿车和QQ3EV、M1EV纯电动轿车均已实现上市销售。


  袁远对本报记者说:“对于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很难说哪个汽车企业会完全放弃一种,因为尽管目前看发展混合动力汽车更为现实,但从长远看,汽车企业必须提前进行纯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的技术布局,做好专利技术的积累,并力争在后期标准的制定上赢得一定的发言权。”


  对纯电动不能过于乐观


  对于新能源汽车特别是纯电动汽车的发展,有人提出了雄心勃勃的目标,但可能是过于乐观了。


  甄子健表示,2010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为1万辆左右。


  袁远也告诉本报记者,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在汽车总产量中的比例十分微小,去年新能源汽车产量在汽车总产量中的占比不足万分之四。2010年,我国新能源汽车的产量仅有7200辆,其中有5200辆是新能源客车,占比高达71.8%。


  事实上,纯电动汽车的市场表现的确有些曲高和寡。据报道,在北京、上海、杭州、长春、合肥等城市,纯电动汽车都是“雷声大雨点小”,4S店里基本没有货,买车非常困难。上海市上牌照的电动汽车数量非常少,国内销量最高的新能源汽车自主品牌比亚迪F3DM的销量也仅有几百台。


  对此,甄子健表示,“为什么纯电动车无法大量推广呢?实际上就是技术远远没有达到推广的程度。”他进一步解释说,“国内外的纯电动车都存在着电池技术、质量保证问题,说明技术还需要进步,产业还需要准备。因为电池、电控、电机都有问题,所以大家对纯电动汽车要有一个长期的理性思维,不要认为现在技术已经成熟了。”


  甄子健还提到:“虽然欧美的纯电动车研究基本上是在2006年开始的,但由于外国汽车企业的研发能力强,而且工程化和制造能力也都很强。因此,在纯电动车领域,中国汽车企业所面临的竞争依然激烈。”


  据预测,新能源汽车今年将突破2万辆,2012年将超过5万辆,而2013年将达到7万辆左右。赛迪顾问的研究报告预测,在2011年至2013年这3年中,纯电动汽车的产值将分别达到11.6亿元、22.3亿元和37.3亿元,其在新能源汽车中所占的比重分别为14.5%、15.3%和16.2%。


(责任编辑:)


中电动车网版权声明:
中电动车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作品侵犯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和删除。

相关阅读

用户评论

游客
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快讯 更多>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