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iphone4缺点”,一连串的问题浮现。但能够拥有一部iphone4依旧是很多人,尤其年轻人的梦想。
据说,当苹果在研究手机的时候,诺基亚还在嘲笑,说苹果怎么可能研发出手机呢?但诺基亚错了,因为苹果研发的不是手机,而是整个服务系统和内容系统。苹果在一开始就不是为了追赶手机界的同行,而是创造性地颠覆了人们对手机的概念,给消费者带来了一种全新的模式和体验。
未来电动汽车的发展或许有此一比。究竟要在追赶传统燃料汽车的路途上疲于奔命,还是创造一种全新的汽车模式和时尚的驾驶体验,都将决定电动汽车的流行到底有多广泛。而左右这些的,无疑是消费者。
超半数消费者有意购买
为了解消费者对电动汽车的偏好,近日,管理咨询机构埃森哲发布了一份在全球范围内开展的名为“插电式电动汽车:转变观念,全面兼顾”的研究报告(术语“电动汽车”(EV)是指插电式电动汽车(PEV),包括全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PHEV汽车)),该调查涉及全球13个国家的7003人。
对于业界普遍认为的购置成本和技术难关是推广电动汽车的主要障碍的看法,该项调查结果表明,虽然采购成本和对技术成熟度的担心是关键因素,但对于今天的许多消费者来说,他们还专注于其他一些问题。如果电动汽车的总运行成本低于传统汽车,51%的消费者表示将有意在下一次购车时购买插电式电动汽车,53%的人看重电池的续航里程能否达到传统汽车一整箱油的水平。与之相比,63%的消费者认为更重要的是充电站的可用性及便利性。
这样的担忧不缺乏现实的例证。以上海为例,2011年年初上海被确立为中国的电动汽车国际示范城,嘉定区被确立为电动汽车国际示范区,计划到2012年实现以2万两辆电动汽车为主的新能源汽车示范运营,推广3500辆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的私人使用,并计划建设7000个充电桩、8座充换电站。但截止到今年8月底,总体目标的1%都尚未完成。
目前很多地方采取政府补贴的方式鼓励消费者购买电动汽车,这一措施对消费者的决定有多大影响?该项调查表明,只有43%的受访者提到了用于补偿电动汽车超出传统汽车额外费用的政府补贴或税收减免。1/5的人提到了汽车购买和行驶的总成本。比较而言,53%的汽车司机都希望电池续航里程等于传统汽车的一满箱油,63%的人希望能够在家充电。而在被问及是什么原因促使他们选择电动汽车时,65%的受访者提到了免费停车,44%提到了通行费折扣优惠,43%提到了可用的优先通道以及潜在的其他激励措施。
埃森哲公用事业部全球董事总经理马蒂亚斯·阿隆索表示:“当地政府和能源供应商若想推动人们使用电动车,应细分市场并采取一系列的非经济奖励措施,以尽可能低的成本来刺激投资者和消费者对插电式电动汽车的需求。例如,城市里的年轻人很可能会被停车优惠以及使用可再生燃料所打动。”
标准化问题急需相关利益协调方的出现
消费者的倾向将决定电动汽车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既然便利性对于消费者如此重要,那么,无论是充电时充电桩和充电站的密集程度,还是换电时电池更换的速度都将影响人们的选择。
所以,即使电动汽车“三电”——电池、电机、电控的核心技术都能突破,且5分钟快速充电成为现实,依然还有很多问题在前方等待。以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两大电网公司齐推的换电池为主的充电模式为例,电池的标准化问题就是首先要面临的。
“考虑到更便利地更换电池,电池的标准化显得尤为重要”。埃森哲大中华区副总裁杨葳表示。换电池的理想状态不光是指以最少的时间更换好电池,电池是否通用也是重要的一个方面。驾驶的汽车从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因为电池标准不统一而不能更换,将给电动汽车的使用带来很大的局限。
该报告中,2/3以上的车主更倾向于驾驶一辆PHEV混合动力汽车而不是全电动汽车的原因也基于此。因为如果一旦电池电量不足,还可以使用汽油或柴油来驱动汽车。
而要解决电池标准化问题,乃至整个行业的标准化问题,就必须有个各方利益协调方出现。“电池生产商有很多家企业,不可能要求整车生产商的电池卡槽能满足所有的电池规格。具体按什么规格来生产,不是任何一个企业能决定的,所以我们需要能协调各方利益的人出来做这些事情。”杨葳补充道。
而应该由谁来担当起相关利益协调方的重任,埃森哲大中华区副总裁王靖对本报记者表示,利益协调方的主体应该从愿景、战略和战术三个层面来具体分析。从发展愿景上看,国家主导是不容置疑的。未来中国的交通环境是什么样子,整个能源的规划朝什么方向发展,只有国家和政府才能担此重任。
既然选定了一个愿景,在战略实施上有什么样的举措,就应该由政府相关规划部门来实现。电动汽车的发展不仅需要有长远的规划,还要有短期的计划,这些都需要政府规划部门来制定。
战术层面则应该由企业负责具体实施。消费者到底喜欢什么,怎样才能推出符合消费者期望的商业计划等,这些具体的驱动力由企业来完成。
从大众的认知度和关心程度上来讲,中国在电动汽车上的发展已经获得了可喜的进步。但在发展的道路上不可能一马平川,总会有一些新的问题出现。有问题并不是坏事,正好可以借着这个机会,去重新思考,并发现阻碍在哪里,根源是什么,这样,才能把我们的投入聚焦在可以看得到的确切的问题上面。“这是一个必然要经历的过程。”杨葳告诉本报记者。
北京市发展改革委近日发布了《北京市“十二五”能源发展规划》,2015年北京市电动汽车规模将达到3.5万辆以上,这成为北京市“十二五”能源发展建设的目标之一。但政府应该有明确的判断,那就是实现目标道路上的每一个具体问题的解决都将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但正如埃森哲调查报告所言,目前还不清楚电动汽车会有多流行,也不清楚是混合动力汽车还是纯电动汽车将占据主导地位。无论混合动力汽车和纯电动汽车之争的结果如何,未来电动汽车的发展或许远超我们的想象。也许,购买电动汽车的相关服务和内容就送汽车的时代三五年内就会来临,我们处于一个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对于新技术投入更多的支持与关注,一切皆有可能。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