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企积极投身新能源汽车领域

来源:郑州晚报       2011/10/10   浏览710次   

“十二五”末,我市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和企业研发中心突破30家


  [基本原则]


  坚持改革开放,把改革创新和开放合作作为强大动力。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上先行先试,全方位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加快形成有利于“三化”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


  【关键词】


  做大做强高成长性汽车等产业


  发展壮大优势主导产业。做大做强高成长性的汽车、电子信息、装备制造、食品、轻工、新型建材等产业,改造提升具有传统优势的化工、有色、钢铁、纺织产业,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形成带动力强的主导产业群。建设郑州汽车制造基地,推进整车及零部件产业发展。


  实施重大产业创新发展工程,促进动力电池、电动汽车、光伏材料、节能环保成套装备、纤维乙醇等发展,培育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示范基地,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


  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鼓励国家级科研院所、高校设立分支机构或建立成果转移中心,建立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加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等研发平台建设,构筑区域性自主创新体系。支持组织实施一批重大科技专项工程,加强技术创新,推动郑州、洛阳成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产业创新中心。


  ——《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


  作为郑州市主导产业之一的汽车工业,将在郑州都市区、中原经济区建设中必然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宇通客车、郑州日产、海马郑州等我市的汽车领头企业,能否担负起建设郑州汽车制造基地的担子,又能否推进我市整车及零部件产业发展?


  郑州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现状如何?又将会如何发展?郑州市的科学技术又将如何发挥它的力量助推中原经济区的发展?晚报记者 李丽君/文 白韬/图


  郑州三大汽车企业发力


  “《指导意见》确定了中原经济区的地位,也确定了重点产业的发展方向。作为中原经济区装备制造业的领军企业,宇通人感到非常振奋,也借此明确了公司的‘十二五’发展战略。”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牛波表示,宇通将根据“发展壮大优势主导产业”的指导意见,继续把宇通客车做大做强,夯实世界最大客车生产基地的地位,努力成为世界客车第一品牌;借助中原经济区大力发展基础建设和节能环保产业的机会,加快集团工程机械和环保机械产业——也就是宇通重工的快速发展。


  7月20日,总投资24.35亿元的宇通客车节能与新能源基地在郑州新区奠基。该基地计划于一年后建成,产能1万辆,其中节能型客车每年6000辆、新能源客车每年4000辆。


  “我们将借助自身双品牌发展的优势,将NISSAN的先进技术、生产经验及管理体系应用于东风自主品牌,扩大本土资源的优势,立志大力发展‘民生车型’。”郑州日产总经理郭振甫说,2009年7月,郑州日产成为首批国家认证的电动汽车整车生产企业之一,并投资6800万元建设新能源轻型汽车河南省工程试验室,重点开发以皮卡、SUV等为主导的新能源电动汽车产品,以建设功能完善、高效开放的新能源轻型汽车产业研发平台。


  海马汽车相关负责人说,海马郑州计划投入36亿元用于开发5款轿车、8款商务车、系列发动机的开发以及工厂技改和产品的小改型研发,实现年产销70万辆整车,100万台发动机,年产值达到300亿元。


  海马集团2006年进入电动汽车领域,“海马郑州建有专门的电动汽车生产基地,于2010年6月竣工,该生产基地目前已达年产5000台的能力。”海马郑州相关负责人说,他们将实现整车成本的大幅降低和品质的快速提升,早日让电动汽车走进千家万户!


  郑州将打造一批专业的创新基地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一个城市的科技实力体现着这个城市的综合实力。


  据市科技局局长苗晋琦介绍,“十一五”期间,我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年均增速达到25.5%,高于全省5个百分点;高新技术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速27.7%,高于全省7个百分点。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支撑能力不断增强,我市先后跻身“中国城市综合创新力50强”、“国家科技进步示范市”、“国家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市”、“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等行列。


  “发展壮大战略支撑产业、培育发展战略新兴产业,首先要实施一批重大科技专项,破解产业发展中共性关键技术,取得一大批自主知识产权,提高战略支撑产业、战略新兴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其次,要加强企业研发平台建设,‘十二五’期间新建各类研发平台500家;第三,培育一批科技创新团队、科技领军人才和科技创新骨干人才,夯实战略支撑产业、战略新兴产业创新的人才基础。”


  另外,将加强产学研合作,激活高校、科研院所的创新资源。以项目为纽带,把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联合起来,围绕产业创新,打造一批产业技术创新联盟;进一步加大国际科技合作力度,加强重大国际科技项目和基地建设,利用国内国际两种科技资源,为我市都市区建设服务;围绕产业聚集区建设,打造一批专业的创新基地,加强创新型产业集聚区建设。


  到“十二五”末,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达到2.5%;高新技术产业总值突破6500亿元;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和企业研发中心突破30家。


(责任编辑:)


中电动车网版权声明:
中电动车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作品侵犯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和删除。

相关阅读

用户评论

游客
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快讯 更多>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