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是老资格却从未赚钱的美国电动汽车制造商,一家是顽强进入汽车业却身处边缘状态的中国民营企业,ZAP与永源试图通过双方的结合来打破各自的困局。
东方遍地是黄金,自从《马可·波罗游记》问世以来,西方人在中国土地寻找发财机会的冒险就从未有过一刻停歇。现如今,中国的电动汽车产业正在成为他们新一轮的追逐目标。
目前,全球各主要汽车公司已经基本亮明了技术路线:比如,丰田汽车在近几年将以混合动力和插电式混合动力为中心,雷诺-日产联盟把赌注押在纯电动车上,而通用汽车则主推以沃蓝达(VOLT)为代表的增程式电动车。
相较之下,因为缺乏必要的技术积累,中国本土汽车企业的路线却仍在犹豫之中,没有谁敢轻易押宝。也许正是看到了中国企业的这种心态,欧洲和美国不少电动车研发公司与制造商纷至沓来,希望能凭借技术的优势在这里找到商机,美国电动车制造商ZAP便是其中一家。
2011年1月25日,这家汽车公司发表声明,正式完成对浙江永源汽车51%的股份收购,双方共同成立ZAP永源电动汽车公司(ZAP Jonway)。永源汽车的母公司永源集团获得3150万股ZAP股份,ZAP则取得合资公司电动车的独家国际经销权以及汽油动力车的非独家经销权。跨国投资基金银杉基金(Cathaya Capital)总共提供了3600万美元的融资款。
谁靠谁
尽管ZAP与永源合作的消息早在2010年初业内便已知晓——双方联合出席了当年4月的北京国际车展,但两家并不起眼的汽车公司竟然突破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政策规定的50∶50的合资模式“红线”。莫非中国政府的态度在新能源面前有所松动?一石激起千层浪,引起外界种种猜测。
永源集团属民营企业,始建于1980年代,主要涉足摩托车、汽车、汽摩配件、塑料制品、轻型建材、铝业、房地产、酒店等行业的多元化经营。这家公司的汽车业务是从2004年起逐步收购浙江飞碟汽车股份开始的,后者将自身的整车生产资质与销售权授权永源使用(授权有效期至2015年12月15日,到期后永源拥有优先续约的权力),但生产资质事实上仍归飞碟所有。
《汽车商业评论》认为,ZAP只是对并无汽车生产资质的永源汽车进行收购,所以并无违反任何国家政策。这一点在2011年4月15日发布的ZAP年度报表中有详细说明。
ZAP Jonway的具体运作方式是,由永源提供整车平台,ZAP负责车辆电动化的技术开发、匹配测试和零部件采购,目前已经确定由美国Remy国际公司(Remy International)提供电动机。合资公司的首款产品将是永源生产的SUV A380的电动版本,主打租车市场,设计最高时速达110公里,续航能力为300公里。
2011年10月在成都举办的一个汽车论坛上,ZAP公司CEO史蒂芬·施耐德(Steven Schneider)对外宣布,ZAP Jonway已经拥有了10万平方米的厂房,包括SUV、微面,甚至跑车三条不同的生产线。此外,永源汽车销售公司也在2011年底由台州迁往了杭州,以更好地利用原有的90多个直销商进行电动车的推广。
毫无疑问,与ZAP的合作对于永源来说是一次质的飞跃。尽管已经进入汽车行业8年时间,但永源只有A380这一款拿得出手的产品,且由于与丰田RAV4具有极高的相似性,这家企业留给外界的印象似乎只是一家山寨汽车制造商。其销售数字亦不提气——A380在2009年的销量是4000辆,2010年也只达到7000多辆,令永源始终处于行业的边缘地带。
正因为如此,当ZAP决定联手永源后,业内并无太大反应。而实际上人们对ZAP的印象也是模糊的,除了2010年北京车展中那辆红色的Alias。
Alias是ZAP旗下最新的概念车。ZAP声称这辆车的最高时速可以超过200公里,续航里程为240公里,电机最大输出功率37千瓦,可用快速电桩和普通家用电源两种模式充电。不过,人们之所以记住这辆车并不是因为这些数据,而是因为它只有三个轮子,也就是说,Alias并不是人们想象中的电动汽车。
在2011年4月召开的全国经销商大会上,ZAP Jonway许诺将在2011年6月交付电动车A380,到2011年9月交付ZAP的Alias电动跑车。这两款车在当时的上海国际车展上都已经展出,但上市承诺并未兑现。
对于产品推迟发布的原因,外界并没有得到明确的解释,而A380电动车至今并未出现在工信部的车辆产品目录之中。ZAPJonway在中国的道路将如何走下去?
Zero AirPollution
几乎在所有的介绍中,ZAP都被定位为美国最早的电动车制造商,这其中包括ZAP和ZAP Jonway自己。而自1994年以来,ZAP已经在75个国家售出超过11.7万台各类电动车的描述更成为最大的卖点。
不可否认,总部于加利福尼亚州Santa Rosa的ZAP在美国名气不小。ZAP是“Zero Air Pollution”的缩写,意为“零空气污染”。1992年,吉姆·麦格恩(Jim McGreen)提出了ZAP电力系统(ZAP Power Systems)的设想,以设计、开发和销售电动车(Electric Vehicles)为目标。
1994年9月,麦格恩和加里·斯塔尔(Gary Starr)两对夫妇注册成立了ZAP Power Systems公司。斯塔尔曾在为中国一汽混合动力客车提供变速箱前置式动力驱动系统的艾诺瓦公司(Enova Systems)从事技术工作,1993美国汽车新闻(Automotive News)将他评为电动车工业十大人物之一。
1995年开始,ZAP Power Systems开始生产电动自行车。第二年,它开启了网上直销模式,并开始介入小型电动摩托车领域。1998年,ZAP的第一家电动自行车实体店在洛杉矶开业。网络的传播效应使这家电动车公司声名鹊起,产品逐渐销售到了美国以外的地区,1999年,公司改名为ZAPWORLD。
2001年,斯塔尔决定与Sun Pirate、VoltageVehicles达成战略联盟,正式进入电动汽车领域,公司名称变更为简单的ZAP。随后,ZAP陆续停止了电动自行车的销售,电动摩托车业务也在随后几年中逐渐减少。
ZAP之所以决定转变业务方向与1996年加州推出的一项“零排放车辆”计划不无关系。加州政府规定,到2003年,加州所有新出售汽车的10%必须是零排放。很多汽车厂商都将其看作了未来发展的信号,通用、丰田、本田都因此推出了电动车产品。然而,由于电池技术迟迟得不到进展,加上石油公司的游说,2003年这项规定最终被废除。
但是,此时的斯塔尔已经不可能再走回头路了,巨大的资金投入使其只能硬着头皮继续将重心放在电动车上。2006年,ZAP推出了Xebra,这是一款三轮的城市电动汽车(city car),最高时速为每小时64公里。
上市后,Xebra曾一度受到热捧,很快便推出了小货车版本。在拉斯维加斯,达美乐披萨(Domino's Pizza)用它为客户送餐,北卡罗来纳州的UPS靠它在城郊社区配送小型包裹,甚至它还出口到乌拉圭,为可口可乐运货。只是好景不长,随着同类竞争产品的增多,Xebra已不再是唯一选择,并从2009年起逐渐停止生产。
2008年,ZAP Dude电动四轮全地形车(all-terrainvehicle)上市,由于良好的通过性,美国军队将其选做巡逻用车,同时也受到一些农场主的青睐。同年推出的ZAP Truck XL是一款微型货车,可以载重860千克,2009年它入选了UPS和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FAA)的运输用车。
尽管收到了美国政府机构和一些知名公司的订单,但每年不足万辆的销售业绩仍使ZAP汽车在资金上捉襟见肘。于是,它将生产移到了中国。2006年,ZAP就曾委托山东金大路车业有限公司生产Xebra。当前ZAPVAN Shuttle和Truck XL两款电动车也是在中国制造。
除电动车外,ZAP的另一项主业便是充电电池。Recharge-It-All是公司的电池业务部门,它不仅为其它普通手机、相机和笔记本电脑生产电池,甚至还有一条专门为苹果iPOD和iPhone产品进行配套的生产线。
显然,截至目前,ZAP旗下还没有一款真正意义上的量产电动汽车。2006年,ZAP试图与莲花工程共同开发一款以莲花AP为原型的SUV电动车,该车的最高时速将达到249公里每小时,4.8秒即可加速到97公里每小时。彼时,ZAP曾对外宣称新车将于2008年上市销售,但时至今日,这款车仍未见踪影。
长期以来仅靠低速电动车“打天下”的表现让ZAP在美国消费者心中大打折扣。2008年4月,美国《连线》杂志称,利用投资人和经销商对电动车的热情,ZAP已经从他们手中拿到了数百万美元的投资,但新产品根本就没有出现过。
为了筹得更多的现金,2004年,ZAP通过卖出股票的方式筹资成立了一家传统汽车的销售公司,以期成为奔驰smart在美国的独家分销商。但事与愿违,它的这单生意也以失败告终。尽管ZAP曾经卖出过300台smart,但它是从其它分销商处得到的货源,微薄的利润显然使它得不偿失。
到2010年,ZAP已经经历了连续8年的亏损。在美国,生产低速电动车的公司数量已相当可观,如果没有足够的研发费用让产品在技术方面保持领先,就无法在行业中脱颖而出。
由此,ZAP把目光转向了中国,这里是全球电动汽车的热土。
到中国去
事实上,对ZAP而言,中国并不陌生。
除了在山东代工电动车外,1997年,ZAP曾与上海永久自行车公司签订合同,为其提供电池系统,并希望借这一渠道在中国销售自己的电动自行车。2000年,ZAP与宁波一家公司合资生产小型电动摩托车Zappy Scooter,具体方式是后者从ZAP购买零部件,组装并在中国销售,ZAP则获得技术转让费和利润分红。
进入电动车领域后,通过莲花工程的牵头,2007年9月,ZAP与青年汽车集团签约成立电动汽车合资公司。根据协议,双方共同出资1亿美元在香港注册成立一家新公司,生产线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