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研发成为重点

来源:国际新能源网      2012/2/13   浏览720次   

  新能源汽车看起来没那么美


  据了解,2006年在德国共售出94203辆二氧化碳排放量低于每公里120克的生态汽车,约占德国整个汽车市场的2.8%。而新能源汽车在其中不足一半。在采访各大汽车厂商时,记者得知,新型柴油发动机技术目前在德国汽车界都已实现商业化运作,乙醇汽车也将逐步投入大规模使用。但这些新能源汽车,要么批量小,要么还在“概念”阶段。


  新能源汽车在北美市场的现实也更严酷,被几大公司炒得火热的所谓“弹性燃料”汽车,其实不过是稍稍改进了发动机,以便使用一种新型燃料的普通汽车罢了;而真正的“新能源汽车”,如氢燃料电池和混合动力车,市场反应也极其冷淡。曾有美国汽车杂志预测,到2015年,全北美的新能源汽车最多只能达到100万辆,这仅相当于北美一个中等城市的汽车保有量,即使这样的预测也被认为过于乐观。


  各种原因造成新能源汽车难以普及


  新能源汽车包括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氢发动机汽车、其他新能源汽车等。虽然概念五花八门,但是其中混合动力汽车作为一种过渡车型,是现今批量生产的主角。目前,全球混合动力车市场仍然是丰田的天下。丰田普锐斯使用了两套动力装置。一套是通常使用的汽油动力,外加一套发电储电及电动机装置。2006年,丰田混合动力车型销售达31.25万辆,在全球市场上占据80%的份额。东京大学环境学教授小宫山宏说:“我买了普锐斯以后,以前每月要加几次油,现在则只加一次。”这强调了该车的节能特点,但比普通车高出数十万日元的普锐斯,与每升100多日元(1美元约合108日元)的汽油比起来,算经济账的话,高出了不少。德国汽车研究所的调研报告显示,新能源汽车的成本相应增加600至3000欧元。如果把成本负担转嫁给顾客,大多数人不愿意。普华永道的调查也显示,1/3的驾车人对氢化物燃料汽车感兴趣,却只有1/5的驾车人愿意为此多花钱。


  除了价格因素,技术上也有许多难题。日本汽车方面的一位专家告诉记者:“让汽车节能,一个比较好的办法是减少汽车自重。混合动力车一下子装载了两套动力系统,无疑是加重了汽车的重量,不谈电池问题,光这一点,解决起来就很困难。”三菱汽车全球总裁益子修表示:“目前减低成本、增加电池寿命是我们的最大课题。我们与日本的电池厂家、三菱商事成立了专门的电池公司,希望能够解决这个问题。”三菱汽车使用的是通常我们手机使用的锂离子电池,手机电池之昂贵不用多做解释。用这样的电池做汽车动力,成本是最大的问题。


  距了解,丰田、本田都在花大成本研发这样的汽车。目前的燃料电池车,每台售价在1亿日元以上,按普通日本汽车100万日元一辆计算的话,这样的一辆车等于100辆普通车,即便是国外以“环保”提升形象的影视明星,丰田、本田的老板,尚未以这样的车当坐骑。从植物中提取酒精(乙醇)来当燃料,成本也不低。乙醇主要从甘蔗、玉米中提取,在美国按目前的技术水平,1英亩农田所产玉米,只能提炼875加仑燃料乙醇,一辆北美最普通的家用4X4吉普,油箱容量13.5加仑,加满一箱油只够一般家庭日常使用7-15天,但如所加全部为生物汽油,则需耗用200公斤玉米,这相当于非洲布基纳法索一名成年黑人男子一年的口粮,如此成本一来尚不足以撼动汽油地位并取而代之,二来“车和人争口粮”,造成全球粮价飙升,也引起全球性不满。


  美国有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工业,拥有巨大产能和庞大的研发、产业人员群体,新能源汽车是对传统汽车产业的重大颠覆,若想普及,势必将现有产业链做颠覆性调整,耗资大不说,就业形势也会因此剧变。近年来美国汽车产业不景气,利润摊薄,年年裁员,若新能源汽车不能带来重大市场效益,它们很难痛下决心转产。德国政府也有同样担心,新能源汽车的推广会损失上万个工作岗位。毕竟,奔驰、宝马、大众等德国汽车生产企业,其主打产品还是大排量车。


  新能源汽车未来会成为主流


  国际能源机构的统计数据表明,世界石油的57%被消耗于交通领域。预计到2010年,全球汽车保有量将达到10亿辆。对此,德国政府将以立法形式来强制汽车厂商生产新能源汽车,并对生物酒精、生物柴油等新能源全部免税。据了解,欧盟委员也在制定一项法律,要求欧洲汽车业界到2012年时把新出厂汽车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降至每公里120克之内,比现在低1/4。德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格特夏克认为,随着政策的全面实施,2012年后,新能源必将成为主流。


  就在11月1日我国开始实施《新能源汽车生产准入管理规则》前,通用汽车高调宣布将斥2.55亿美元巨资在华建立两个新能源研发中心,并在明年引入首款通用混合动力汽车;我国的多个自主品牌汽车企业也都宣布了新能源汽车计划。据初步统计,明年我国国内将至少出现10款新能源汽车,有人甚至用“新能源汽车元年”来预测2008年的中国汽车市场。


(责任编辑:)


中电动车网版权声明:
中电动车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作品侵犯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和删除。

相关阅读

用户评论

游客
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快讯 更多>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