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PM2.5 特高压建设和电动汽车规模应用是重要力量

来源:中国电网报      2012/3/12   浏览746次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备受社会关注的“PM2.5”一词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秘书长王志轩建议电力行业加强研究,并呼吁全社会打一场全民攻坚战。


  王志轩指出,PM2.5不是一种单一成分的空气污染物。要控制PM2.5,必须采取协同控制和复合控制的手段。协同控制就是要以城市为主要控制对象,既要区域联合也需要公民发挥作用,包括生活源排放的污染控制。复合控制就是多污染物控制,要对烟尘、气态污染物进行全面控制。如对交通污染源,不仅要在机动车本身的质量上下工夫,更要在使用燃料的质量上、城市功能区划、交通道路的规划设计上、交通系统的优化上以及交通者行为引导上下工夫。


  王志轩认为,电力行业与PM2.5休戚相关。首先,电力行业是减少PM2.5污染的重要行业。随着电力工业的不断发展,电力对改善环境质量的贡献越来越大,这将是解决PM2.5的强大物质基础和技术手段。


  其次,电力行业是产生PM2.5的重要行业之一,但影响在不断减小。火电排放已不是影响城市环境质量和产生霾的主要原因,这得益于电力工业的结构、布局调整以及污染治理等综合措施。反观其他行业,污染物排放量不降反升,尤其是汽车排放量大增,这也与我国霾天气的增多关系密切。


  最后,应科学控制燃煤电厂大气污染物,为解决PM2.5污染问题再立新功。要加大火电厂氮氧化物控制力度,优先在城市区域、联防联控区域加装烟气脱硝设施;加大脱硫脱硝装置运行管理,保障稳定的脱除效果;从除尘、脱硫、脱硝、脱汞等联合控制的思路出发,系统地提出污染控制技术路线,使污染处理装置效果达到最优组合;继续科学修订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优化控制目标,达到能源、环境、经济的协调发展。


  王志轩也提出了电力行业在执行火电厂排放标准方面的四点诉求:一是修改排放标准,使之更科学合理。二是抓紧配套电价政策,具体说就是抓紧出台脱硝电价,修改和完善脱硫电价。三是实现标准与总量控制要求,中央与地方要求应当协调一致。四是依法执法,减少大量的临时性检查,避免给企业带来沉重的负担。


  王志轩认为,电网企业在促进全社会减少PM2.5污染改善环境质量方面,是非常重要的力量,甚至可以说比发电企业的贡献更为重要。通过特高压实现更大范围的资源优化配置和环境质量的结构性改善,通过智能电网实现可再生能源的普遍、高效和优化利用以及促进电动机车的普遍使用,通过电气化水平的提高,促进全社会来综合控制污染。可以说,电气化的实现和电动汽车的大规模应用之日,就是大气污染问题尤其是城市环境污染问题真正解决之时。


(责任编辑:)


中电动车网版权声明:
中电动车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作品侵犯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和删除。

相关阅读

用户评论

游客
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快讯 更多>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