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电池产业朝规模与效益集中

来源:电动车商情网      2007/1/10   浏览4899次   

搭乘我国电动自行车产业快速发展的铅酸蓄电池业,预计06年蓄电池产量已经达到了3800万组,消耗(包括回收)铅材大约在98万吨。05年我国铅材产量在238万吨,占世界产量的32.55%。由此可以说明,我国电动自行车用的蓄电池厂家消耗铅材已经左右并影响着国内、国际铅材市场价格和需求的走向。

企业相对较集中 生产格局趋定型

不同于电动自行车的整车企业,蓄电池企业问世后受到资金、政策和环保等诸多因素的制约,特别是环保的制约尤为严格。五年前办一家年产10万组电池的企业须花费上百万元就能搞定,而现在则成本大大增加。这个成本不仅仅是政策成本、设备成本,更重要的是相关的环保等成本。我国部分发达和成熟的城市及农村在没有环保装置的前提下,已经拒绝这个蓄电池产业的进入。

目前,我国电动自行车用的铅酸蓄电池生产企业分布较广,江、浙、沪、赣、湘、鄂、闽、粤、皖、津、鲁、豫、川、黑、吉、辽等地区几乎都有蓄电池制造企业,但生产基地主要集中在浙江湖州的长兴县及周围。长兴县铅酸蓄电池企业曾一度达到过175家,经过整顿,由当地政府重新发放生产许可证,目前只剩下了包括天能、超威、振龙、昌盛等对全国蓄电池行业有影响的近60家企业,产量占到整个全国的65%。预计06年整个长兴县电动自行车用铅酸蓄电池的产量在2200万套左右,仅天能和超威两家企业的产量独占了全国总产量的30%左右。近一二年来迅速发展壮大的长兴振龙、昌盛等十多家规模型企业的蓄电池产量已经接近或达到全国总产量的25%。天津及周边地区聚集着数家为天津电动自行车整车配套的蓄电池企业,但这些企业的规模总体不大,仅为整个整车配套的10%左右,余下的是来自于全国各地特别是鲁、辽等地区一些厂家的蓄电池产品。以“松下”为代表的辽宁沈阳地区的铅酸蓄电池产品,产量虽不是很大,但知名度较高。

从全国蓄电池企业的制造现状来看,生产成品的组装厂与零部件的极板企业相分离。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将生产极板的零部件企业分散到比较落后的地区进行加工,再运到企业的总部装配成产品,形成了制造零部件企业分散、组装厂集中的生产模式。规模做大的企业出现了以若干家分散的生产极板的零部件制造企业,集中为一家组装厂提供配套的格局。在这些企业的运作过程中,组装和零部件企业有的采取从铅材的购进到生产和销售实行统一管理、统一财务,零、整生产一盘棋,盈亏统筹;有的采取零部件和组装企业分开,独立核算,分别实行责任制。但由于蓄电池的赢利能力较好,加上企业规模效应,发现了在生产蓄电池的企业中盈利好的企业远比整车企业多的现象。但是赢利能力大不相同,达到上规模的企业总体赢利能力在10%以上,而部分小企业赢利能力只有3%左右。

目前进入蓄电池的企业大致分为三类:一类是一开始就直接进入电动自行车用蓄电池领域的,如长兴地区的诸多企业;另一类是原先生产汽车和摩托车蓄电池的企业,后来加入到电动自行车蓄电池领域的;还有一类是原先生产民用小电池的企业,后进入到生产电动自行车用蓄电池领域的。
据来自有关专家的调查披露,近年来,随着各地环保成本和政策成本的不断上提,生产铅酸蓄电池的大型企业为了降低投资成本纷纷外迁。而一些欠发达地区的政府为了发展当地的经济,往往采取急功近利的办法,以优惠的政策吸引这种需要大量投入环保设施的蓄电池产业的进入。据悉,安徽、江西、河南、山东、福建等省份内的欠发达地区成为大型蓄电池企业极板生产投资的理想之地,不少专家对这种尚未建立完善环保设施的地区接纳铅酸蓄电池极板的生产表示了担忧和不安。

市场网络见雏形 企业四处忙扩张

电动自行车市场的兴旺和发达,给蓄电池企业提供了宽广的发展空间。作为电动自行车零部件和易耗品的蓄电池,简易款电动自行车一年以上就要更换一组,而豪华款电动自行车、特别是电动摩托车不到一年或更短的时间内就必须更换一组。从2004年起我国的电动自行车产量已经接近800万辆,到了2005年已经达到了近1500万辆。而到了2006年上半年电动自行车(包括电动摩托车)产量保守估计在800万辆(全年估计在1800万辆),整个国家电动自行车(包括电动摩托车)保有量大概在3500万辆左右。极度兴旺的市场给蓄电池企业迅速扩张和壮大带来了难得的机遇。长兴及周边地区蓄电池企业形成并成为我国蓄电池生产的主要基地,就是在当地民间的力量支持、政策的提倡推动以及企业自身的强烈愿望下促成的。在2003年前后的三年时间里,蓄电池企业曾一度出现产品供不应求的局面。天能、超威和松下等企业在这个时候抓住了机遇顺势而上,一举成为我国电动自行车行业中如雷贯耳的品牌,产品被众多整车企业所拥趸,企业的规模由此而迅速扩张。一些整车企业曾出现了配不上天能、超威和松下等品牌的电池而变得恐慌的局面。

由此,长兴振龙、长兴昌盛等继天能、超威之后的一些二线生产蓄电池的企业应运而生。这些企业携裹着资金、技术和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而来,市场定位明确,将一些天能、超威和松下等产品无法触及的市场作为企业主攻的方向。因此,这些二线企业的进入为特大型的一线企业起到了拾遗补缺的作用,并形成了一线和二线的蓄电池企业基本控制具有一定知名度整车企业的配套体系的局面。这些一二线的蓄电池企业共同切分着整车企业的市场份额,形成了较为稳定的整车企业客户群。一些知名的规模做大的整车企业为了降低和避免生产高峰时出现的蓄电池供货不足的风险,采取向几家一二线的蓄电池企业同时进货的办法。而大量的年销售规模达到万辆以上的整车经销商,为了成为蓄电池企业的代理商,往往在订购整车时就明确除去蓄电池部分,将代理经销的蓄电池装在销售的整车上。现在,全国各地知名品牌、年销量在6万辆以上的整车企业基本上都采用了一二线蓄电池企业的产品,而大经销商也基本形成了代理一二线企业蓄电池品牌的格局。可以这样说,规模效应的蓄电池企业已经吞噬着大部分市场,这些具有规模的蓄电池企业已经进入到控制主流市场的渠道。

一些小规模的蓄电池企业,往往为一些非主流的整车企业品牌进行配套,或者直接进入终端的维修市场,其价格明显低于一二线的蓄电池企业品牌。由于维修市场基本上是由整车的经销商控制,由此出现了整车的电池是什么品牌就采用这个品牌做更换的现象。而未成为整车经销商售后服务的维修店,采用的电池比较庞杂,这里的市场鱼龙混珠,还需要当地有关部门来规范。从小企业的发展趋势来看,是很难赶上大企业的,原因是这些小企业的资金有限,技术和管理远远落后于大企业,仅仅能维持生存而已。

经过几年的市场运作,一二线蓄电池的企业在全国各地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包括售后服务在内的销售网络,基本实行了大的整车企业和大的整车经销商为代表的、点面相结合的一二级代理制。但成为“漏网之鱼”的地区为众多的小蓄电池企业提供了生存的空间。由于我国电动自行车市场分布实在是太广,蓄电池的销售利润空间还较大,蓄电池企业之间尽管存在较为激烈的竞争,但还没有进入到贴身肉搏的价格战阶段;代理人也存在着可变因素,这为今后的蓄电池市场的变化带来了不可预测性。

铅酸蓄电池之路 曲折之中见宽广

在未来的几年里,蓄电池企业将随着电动(自行)车社会保有量的增加在规模上进一步扩大。如果从产品的生命周期性来看,蓄电池还有十余年的发展空间,但随时会遭遇政策的制约(铅酸蓄电池在回收处理上还存在不环保的隐患,随着政府对环保的重视,这个产业的发展将不可避免地遇到障碍),一二线蓄电池企业在规模做大做强时还需要未雨绸缪,在做好电池的有效回收的同时,积极推出更为环保的新型电池。可以预料,今后几年,铅酸蓄电池规模总量在性价比优势明显的情况下还会进一步做大,但新型环保动力电池在克服价格和技术瓶颈后,将逐渐分割一部分原先属于铅酸蓄电池的市场份额。进入铅酸蓄电池领域的成本随着政府加大执行环保法规而不断上升,对蓄电池多元化要求的市场是一大趋势。不过,尽管铅酸蓄电池的市场之路是曲折的,但改进之后也是很宽广的。


(责任编辑:)


中电动车网版权声明:
中电动车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作品侵犯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和删除。

相关阅读

用户评论

游客
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快讯 更多>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