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一只小狗跑过停车场,它身后是深圳密密麻麻等待销毁的摩托车。
在风起云涌的禁摩过程中,“一刀切”最受市民诟病
在珠海、深圳,禁摩催生出自行车的士
禁摩
今年1月1日起,广州市中心区、大学城内已全面禁摩。摩托车正渐渐淡出广州人的视野,广州有望成为一座无摩之城。
对摩托车喊禁,广州既不是第一家,也不可能是最后一家。从目前来看,珠海、深圳、东莞、佛山等地,都先后对摩托车作出了“限行”、“禁行”类规定。作为交通工具的摩托车,究竟怎么了?为何珠三角众多城市都对其作出了不约而同的选择,或者说驱逐?整个珠三角已宣布禁摩的城市背后,其影响人群达到千万以上。禁摩又是如何改变他们的生活?
禁摩,对每一个具体施行的城市而言,是对城市道路资源的一次重新分配;对整个珠三角城市群而言,则是在城市化进程中急切升级的一种强烈内在冲动。但一项公共政策的出台,如何兼及不同阶层人群的利益公平、如何保障社会绝大多数人的出行需求以及如何保证政策出台程序本身的公正性等,都正在或将继续考验着当下珠三角城市管理者的管理理念和执政水平。
深圳2003年禁摩前提供的数据显示:95%的两抢案与摩托车有关
在东莞,其后的禁摩风暴更是被直接形容为“断腿”“清窝”行动,要“断”要“清”的是摩托车,即“双抢”者之“腿”之“窝”。
有人怀疑政策的合法性,有人认为禁摩实际上是富人对穷人路权的侵害,也有人质疑政策出台过程的公正性,还有人干脆直接提出不禁摩而可能采取的更好解决办法。
没多少技能的阿明,跟老乡一样,在卖不了菜之后,到街上花三四百元买了一辆改装自行车,做起了夜晚的自行车搭客生意。
对于有着800万外来人口的东莞,如果公共交通配套跟不上,稍有空当,留下来继续搭客的摩的总数可想而知。
[$page]
禁摩令四出
大多数已选择禁摩的珠三角城市,都经历了一场长达数年、甚至十多年或温和或激进的禁摩风潮
2006年12月30日正午,东莞大朗镇中心汽车站路口。难得如此暖和的阳光,来自河南信阳的摩的司机老邹眯着眼,跟三两个老乡一起,边晒太阳边等客。
突然前面一辆红色摩的快速滑过来,低声说了声:“收车的来了!”老邹和其它两辆摩的不敢怠慢,眨眼间便消失在了数十米远的马路车流中。几分钟后,果见两名穿清一色浅绿薄套装、戴墨镜的村治保队员,开着一辆摩托车慢慢巡了过来。显然,过去一年里接连4次的禁摩风暴,在这里还余威甚劲。
按东莞市政府部署的禁摩步骤:2006年9月1日起,除国道、省道外,全天候禁止外地摩托车进入东莞行政区划范围内的所有道路行驶;从今年9月1日起,东莞市中心区域将禁止本地摩托车通行,随后2—3年内禁摩区扩大至周边镇、村道路。
禁令如铁。其实除东莞外,大多数已选择禁摩的珠三角城市,无论其执行禁摩令的时间长短如何,事实上都经历了一场长达数年、甚至十多年或温和或激进的禁摩风潮。
“珠海在1992年就已对摩托车上牌做了限制,1996年获得特区立法权之后,珠海市政府才在由市公安部门提供的《道路交通管理条例(草案)》的基础上,正式考虑对道路交通管理立法”,珠海市人大法工委主任边玉锋介绍,1998年9月1日颁布实行的《珠海市道路交通管理条例》第14条,对珠海禁摩做出了详细规定。
其后,因为有了法律依据,再加之“警察长年在街上见一辆抓一辆”,全国最早也是唯一立法禁摩的珠海市区,如今交通通畅,已很难在市中心区再见到摩托车身影了。
继珠海之后,珠三角城市圈中的深圳、广州、东莞、佛山等地,近十年间也接连不断祭出禁摩令。2004年,佛山市政协委员黄世明、麦洁华首次提出在全市范围内禁摩,随后两年,该市不断有政协委员、人大代表要求禁摩。2006年9月,道路交通还远不算发达拥挤的佛山,也正式宣布禁摩,进入禁摩城市之列,要求对该市摩托车上牌设限,即仅限于本地户口居民,且一户只能有一辆。其后将逐步扩大禁摩范围。
从最早的珠海到最近的佛山、广州,到最严厉的东莞,珠三角城市的禁摩步骤,一般都是由限制摩托车上牌到停止摩托车上牌,从禁止外地摩托车行驶再到禁止本地摩托车,从局部禁摩到最后总体禁摩。事实上,就是国内的北京、上海、长沙、宁波等140多个禁摩城市中,也都无一例外、大同小异地沿着这一共同路径推进着。
唯一不同的是,在广州,这一禁摩过程用了15年;在深圳,用了10年左右时间;即便是2006年禁摩力度最大的东莞,其市治摩办发言人去年9月在接受媒体访问时,也表示:“(东莞治摩)1998年就开始了,此后还有停止摩托车牌照发放,是在逐步开展。”“大规模彻底治理、狂风暴雨式的治理是从现在才开始。”
(编辑:中国电动车网)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