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电总经理刘振亚:积极发展电动汽车

来源:新浪      2012/5/17   浏览816次   

转变能源发展方式,既要考虑能源开发转换和输送配置环节,也要高度重视能源终端消费环节。从终端消费领域入手,构建绿色能源消费模式,对优化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和用能方式,促进节能减排,提高能源效率,实现能源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能源消费面临五大挑战

 

能源需求持续增长

 

2010年我国一次能源消费总量达32.5亿吨标准煤,是改革开放初期的5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未来能源需求将长期持续增长。作为发展中大国,我国经济发展离不开基础原材料、装备等重工业,这些工业产品不可能依靠从国外大量进口来满足需求,绝大部分必须在国内生产。而且我国人口众多、能源资源相对不足,在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没有根本性转变之前,持续增长的能源需求将给我国能源供应带来巨大的挑战,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也不容小视。

 

能源消费的产业结构不合理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特征是: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三产业比重上升,第二产业比重变化不明显。工业比重一直比较高,工业用能在终端能源消费中也一直占据主导地位,比重超过70%。2010年工业终端能源消费量为15.6亿吨标准煤,比2000年增加了8亿吨标准煤,年均增长8.7%。此外,近年来我国高耗能行业不断扩张,能源密集型产品大量出口,且多为初加工产品,造成大量间接能源出口。2010年,我国钢材(4093,22.00,0.54%)、铜材、铝材和水泥分别出口达4256万吨、50.8万吨、218万吨和1616万吨。据世界银行估计,我国超过40%的能耗最终用于出口商品的生产。

 

能源利用粗放、效率较低

 

2010年,我国单位GDP能耗为1.03吨标准煤/万元(GDP按2005年可比价格计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5倍。能源加工转换总效率为72%,比世界平均水平低10%~20%。主要高耗能行业的单位产值能耗平均水平比国际先进水平高15%左右。部分耗能设备的能源利用效率较低,工业燃煤锅炉平均效率比国际先进水平低15%左右,中小电动机、风机、水泵的系统运行效率比国际先进水平低10%~15%,机动车燃油经济性水平比欧洲低20%左右。

 

优质能源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偏低

 

从终端能源消费看,大量煤炭被用于终端消费,油、气、电等优质能源利用不足。2010年,我国煤炭终端消费10亿吨标准煤,占终端能源消费总量的44.0%,虽然比1980年的69.0%有所下降,但与不到10%的世界平均水平相比仍然很高。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与日本、法国等国家相比,低3~6个百分点。煤炭比重偏高、终端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是造成我国环境污染严重的重要原因,能源结构有待优化。

 

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增加了能源供应压力

 

根据国际经验,当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以后,居民消费结构将逐渐转型和升级,从以食品、衣服等为主转向住房、交通方面。随着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和未来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城市基础设施、住房的建设带动钢铁、有色金属、建材等高耗能产品消耗增加,城市汽车普及率迅速增长,机动化出行趋势不可避免,能源需求将较快增长。2000年以来我国民用汽车保有量年均增速超过15%,交通用油也成倍增长。预计到2030年我国城市家庭汽车普及率有望达到80%,石油消费在能源消费总量中的比重越来越高,将给石油供应和城市环境带来极大压力。

 

构建绿色能源消费模式

 

从我国能源消费面临的形势看,当前这种结构不合理、效率较低的能源消费模式已经难以为继,必须转变观念,致力于构建绿色能源消费模式,建立科学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实现能源的节约、高效、清洁消费,才能更好地促进我国能源发展方式转变和能源战略转型,支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绿色能源消费模式是一种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能源消费模式,其核心是以合理能源消费、总量减量化为基本原则,通过节约用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推动高品质能源对低品质能源的替代,追求以最小的能源消耗获取最优的效用,以实现能源可持续利用的目标。绿色能源消费模式强调能源消费与经济社会发展以及生态环境的动态平衡,其基本特征是绿色,即节约、环保和可持续,本质是实现人与自然和社会的协调发展。

 

绿色能源消费模式的构建可以促进社会生产、建设、流通、消费的各个领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科学合理利用能源资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推动能源消费质量提高和能源消费结构合理化,对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建立绿色能源消费模式的战略重点包括以下几方面:实施以终端节能为重点的节能优先战略;实施以提高电气化水平为主要目标的终端能源战略;施以发展电动汽车为核心举措的绿色交通战略。

 

以节能优先为战略重点

 

节能优先就是要在能源发展中坚持“开发与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的方针,在提高能源效率的基础上,把节约贯穿在能源开发、生产、运输、使用的全过程。坚持节能优先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要求,是保障我国能源安全和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前提,是顺应国际能源形势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必然选择,是国家能源战略核心任务之一。

 

能源节约涉及生产、生活和全社会的每个单元,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节能要坚持突出重点、分类指导、全面推进。当前应着重加强终端环节节能,因为节能具有倍数很大的放大效应,终端设备(风机、泵、压缩机等)每提高1%的相对效率就相当于能源生产环节提高4%~5%的相对效率;节约1千瓦时电相当于节约3倍左右的一次能源。强化在工业、建筑、交通等重点领域的节能工作,有利于带动我国全社会整体能效的提高。我国需调整优化工业结构,淘汰工业落后产能,提高工业技术水平,降低工业产品能耗;重视建筑领域的节能规划,加强新建建筑的节能,推进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加强建筑运行能耗管理;推进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加强交通领域节能技术的研发利用和节能管理。

 

推进终端能源消费的电能替代

 

终端能源替代是指终端使用的煤炭、石油、天然气、电力等能源的相互替代。需要指出的是,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之间作为工业原料时的相互替代作用比较明显,但在其他很多重要领域,电能也可以对这些化石能源产生替代作用。

 

终端能源替代要充分考虑我国能源资源禀赋,其基本方向是在科学指导、技术可行、经济合理和不影响终端用户使用效用的前提下,以储量丰富的替代稀缺的、以低碳的替代高碳的、以高效的替代低效的,以使用安全便利的替代危险性相对较高的,最终实现能源消费结构的调整。通过各种可能的手段和措施推进能源替代、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是推动我国能源战略转型,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我国能源资源以煤为主,油气资源不足,石油对外依存度高,决定了我国油气占终端能源消费的比重难以大幅度提升,以电气化提高和电能替代为主要方向推进终端能源替代更符合我国基本国情。未来随着我国能源消费总量的不断增长,提高工业、交通、商业、居民等能源消费不同领域的电气化水平,对优化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实现能源可持续发展具有战略意义。

 

当然,从全球范围看,电能替代也是终端能源替代的重要趋势。在人类历史上已经先后经历过用煤炭替代薪柴,用石油、天然气替代煤炭的过程,目前正在逐步进入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替代传统化石能源的阶段,从终端来看则主要体现为电能对化石能源的替代。无论从发展趋势、现实要求,还是从技术条件分析,电能替代都是终端能源替代的重要

(责任编辑:)


中电动车网版权声明:
中电动车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作品侵犯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和删除。

相关阅读

用户评论

游客
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