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新能源汽车发展高峰论坛于鹤城召开

来源:中电动车网      2012/7/20   浏览692次   

  7月8日,国务院发布《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将发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意义上升到了“有效缓解能源和环境压力”和“加快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战略高度。本次会议是利用龙华新能源汽车下线为契机,举办的一场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前瞻会议。一下为本次会议的发言纪要。

  【付于武】尊敬的何部长,龙华的董事长,各位汽车界的同仁,媒体的各位朋友:

  大家下午好。

  今天参加龙华新能源汽车下线仪式,下午还有一个论坛让我讲一讲,刚才有的领导让我对当前的汽车形势讲讲个人看法。一会儿重点我想在这个报告上讲一下,因为节能和新能源汽车规划刚刚出来,我想今天给大家介绍欧洲、美国和日本它们所做的新能源汽车的规划,从这个借鉴比较之间,也可能有些启发。对于当前汽车产业形势的几点看法,我总结就是三句话:

  第一句话就是对于当前汽车产业面临的严峻形势,要有足够的准备,因为过去十年,是我们汽车产业爆发式增长的十年,保持了将近20%的平均增速,所以广大的汽车界享受了市场爆发带来的红利,所以我们已经不习惯这种低速的增长。我们大家期盼国家出台更多的真金白银的政策扶持,坦率的说,我个人认为,再出台这样的政策对我们的产业有百害而无一利。所以我觉得,政府也不可能在出现4万亿这样的刺激政策。所以我们要做的可能是努力的把我们自己的企业,我们的产业做好。但是我觉得形势是足够的严峻,无论是整车还是零部件,从全产业链来看,特别是我们自主品牌,面临着极大的挑战。这是我讲的第一句话。

  第二句话,对于汽车产业的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难度要有清醒的判断,其实无论是新能源汽车也好,还是传统汽车也好,都面临着转型升级的极大的挑战。比如,技术结构的调整。如何尽快的突破技术的瓶颈,掌握核心技术,比如说汽车电子,可以讲,我们跟世界先进水平的距离越来越远,所以要有足够的判断;从市场结构来看,德国70%的市场是海外市场,日本60%的市场是海外市场,韩国是50%是海外市场,甚至巴西也有20%是海外市场。而我们海外市场的占有率不到5%,所以如何实现市场的转型,也是极大的挑战。

  第三,对于汽车产业未来的市场发展,要有足够的信心,应该讲,由于外部环境的影响,对汽车产业的发展不是很有利,特别是市场的刚性需求遇到了能源、环境方方面面,包括交通刚性的制约,某种意义上汽车被“妖魔化”的趋势越来越大,特别是广州的限购,带了一个非常不好的头,如果这种情况蔓延下去,对于汽车产业来讲,损伤是极大的,其实我们都没有做好准备迎接汽车社会,但是发生的所有不和谐,不协调的问题,这一板子都打在汽车行业上。但是对自主品牌要有足够的信心,为什么呢?我给各位讲,坦率的说,前40年我们就是商用车的历史,干轿车也不过是十几年的历史,我们十几年,走到了事业产销第一的这种境地,我们已经足够的优秀,所以何部长当时给中央写信,希望轿车进入家庭,那时候国家并不支持,所以真正的轿车发展是在新世纪以后,所以我们用十几年的时间走过的路,而获得现在的地位、成绩,我觉得是巨大的,所以自主品牌企业要有足够的信心。

  下面我就介绍一下美国、德国和日本关于电动车的发展计划。坦率的说这三个国家的计划,我都认真研究了,我认为做的最好的是日本,因为时间的关系,有一些我只能点一点。美国是一个多变的国家,对于新能源汽车未来的方向,一直有不确定的判断,比如说克林顿政府有一个PAGV计划,推的是百公里耗油3升的车,是一个庞大的计划,我以为这个组织形式很好,但到小布什对燃料电池和生物燃料的汽车予以特别的推崇,到了奥巴马又开始搞电动汽车,所以美国能源部2011年2月发布的形势报告,提出了今后5年内,美国电动汽车的发展战略。春雷总编辑刚才讲的好,我们是姗姗来迟的规划,其实美国、德国、日本,它们比我们行动要快的多。发展规划中所说的电动汽车包括插电式、增强式和纯电动,如果说,让我看我们的节能和新能源汽车规划跟哪个国家相似,我认为我们的技术路线和美国是相似的,美国的技术路线就是插电式、增强式和纯电动。当然我们那个规划里,对增强式并没有更多的提及,美国发展电动汽车的战略意图是很明显的:

  一是降低石油的依赖,二是确保美国今后在日益发展的电动汽车产业中的领导地位。规模的话,奥巴马在2011年《国情咨文》中提出,到2015年,要使美国电动汽车的保有量达到100万辆。这个数我看也是不容易达到的。他谈的那个不是混合动力,而是插电式、增程式和纯电动。报告认为,这一目标的实现,将是转变美国车辆总体构成的重要的里程碑,将给美国社会带来诸多方面的重大利益。联邦政府和州政府的激励政策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生产投资,比如说投入的重点为整车和电池技术领域,投入资金分别是24亿美金和20亿美金,到2011年底和2014年底,电池产能将分别达到5万套和50万套。第二方面就是推广、示范和拓展,激励购买方面。对于电池等关键技术研发的支持、研发的重点。我觉得这是值得我们要学习的。对于电池等关键技术,予以了特殊的关注,加大电池和其他电驱动技术领域的研发投入,包含在2012年财年的预算中,这项投入的重点,就是支持电池、动力电阻和电梯,电动汽车的驱动系统等关键技术的开发的,2015年电池成本将达到每千瓦小时300美金,也确定了研发方向,也确定了产学研的关系、研究的构架。

  下面我介绍一下德国电动汽车发展计划,也就是德国的电动汽车国家平台。我觉得将平台聚焦在国家的电动汽车平台,这个提法很好。他们2020年的发展目标,是电动汽车的保有量达到100万辆,这跟美国是一致的。要成为电动汽车的先进生产者,成为电动汽车的成熟市场,所以它的发展目标,我觉得也是非常明确的。100万辆先进的生产国,成熟的市场。另外它分了几个阶段,到2014年为市场的准备阶段,重点是研究和开发以及示范窗口项目,保有量达到10万辆。到2017年为市场的启动阶段,重点是发展汽车和基础设施的市场结构,保有量50万辆。到2020年形成具有可行性商业模式的成熟市场,保有量100万辆,我觉得这三个阶段,可分为准备阶段、启动阶段和成熟市场阶段,三个阶段的目标相对是很清晰的。

  另外德国的电动汽车国家平台,确定了十个要点。成为世界电动汽车先进的生产国和成熟的市场。在电动汽车关键技术领域,拥有领先地位。超越传统和跨行业的电动汽车德国制造系统的解决方案,采用新型材料、产品、服务和商业模式,使电动汽车新产业的价值创造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使关键的生产和制造技术源于德国。取得电动汽车技术质量和培训的国家规范定语权,拥有杰出的专业人才,取得产品和服务的全球竞争优势;发展原材料回收循环利用技术,掌握国际性规范和标准制定的话语权。

  另外它进行了政府政策设计时的五项原则,一个原则是有利于有效利用德国的现有的比较优势,有利于保证现在的就业并创造新的就业,有利于发挥各方面的集成优势。哪怕对短期的政治象征性的改变,也要从长远观念改变,以保证政策的连续性,避免与现有政策交叉和冲突,有利于维护欧洲市场良好的竞争环境。

  另外有一个灯塔项目。就是说,在蓄电池、驱动技术、轻型车身、基础设施回收方面,投入有一个详尽的计划,另外围绕成为电动汽车成熟市场目标计划中的措施包括如下方面:市场发展的预测、激励政策的框架、基础设施建设、鼓励购买的政策措施、鼓励购买的非财政措施、示范窗口等等。

  下面我想介绍一下日本的电动汽车发展计划,他们叫做“日本下一代汽车战略2010”。两个市场的判断,也就是说,新兴市场和先进国市场,在新兴市场,低油耗的传统汽车将成为王牌,在先进国的市场,下一代的汽车包括混合动力、插电式、纯电动、原料电池、清洁柴油等都将具有潜在需求,我看这个规划是把中国列入了新兴市场,也介绍了比亚迪和万象所具备的潜在的竞争力。面对两个市场,市场占有率极高的内燃机汽车和具有发展潜力的下一代汽车必须同时抓,就是说,传统汽车和新能源汽车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一个判断就是设法提高传统内燃机汽车的性能是我国汽车和相关产业发挥的生命线。我觉得这个判断,这个话相当有分量,认为轻量化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将左右汽车的基本性能,认为由于未来技术具有不确定性,由于下一代汽车的普遍、普及稍需时日,因此汽车厂家要研发仅限于特定技术是有风险的,必须对所有的选项留有余地。

  根据以往的经验,日本人说,电动汽车研发工作一旦中断,再次启动会非常的困难。我觉得“日本下一代汽车战略2010”这几句话对中国汽车产业,特别是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是很重要的。美国不乏目标,不乏战略,但是它总是在中断,最近我见到了美国通用三个核心团队的一个,这个沃特就是增程式的电动汽车,干的不错,市场化以后,核心团队解散,一个去了塔卡,一个回到中国,所以我觉得电动汽车是一个长期的战略,一个长期的工程,必须坚持。(这是日本电动汽车关于2020-2030年的目标、路线图。)

  根据学习、借鉴德国、美国、日本,对中国发展电动汽车我谈几点个人认识。第一点,能源的多元化是我国考虑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战略基石,而汽车的电动化是中国汽车产业解决能源、环境问题的最佳途径,也是提高中国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战略举措。昨天我和何部长讲,实际上我们有自己的国家战略,比如说替代能源的多元化,国家是一直倡导,现在我们谈新能源汽车谈的多了一点,对于替代能源的多元化,我们谈的不够,所以我跟郭院士到广东去参加了一个电动车展,一个发展计划的研讨,本来天元(音)去的客车是非常成熟的,但是在广东这个计划中,把天元(音)汽车拿掉,换成春天(音)的,这个很荒唐,我和郭院士就搞不懂。

  第二,不要把内燃机汽车的升级和发展新能源汽车对立起来。内燃机汽车是基础,是根本,是条件。新能源汽车

(责任编辑:)


中电动车网版权声明:
中电动车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作品侵犯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和删除。

相关阅读

用户评论

游客
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快讯 更多>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