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前景美好的电动汽车市场,万向集团还是决定放手一搏。
8月16日,A123系统公司(A123 Systems Inc.)首席执行官维欧(David Vieau)对外宣布,A123与万向集团已签署最终协议,万向集团将于8月下旬向A123提供2500万美元的初始信用额度。
根据协议,万向集团计划向A123最多提供4.65亿美元的资金,成为A123公司最大的股东,控制A123公司80%的股份,并且掌管A123在美国底特律市的两家电池工厂和位于密歇根州安阿伯市一家工程中心。
万向集团总裁鲁伟鼎表示,A123拥有行业领先的车辆电动化和电网储能技术,以及强有力的制造和系统工程能力。
投资A123也是万向集团扩大美国车辆和清洁技术行业战略投资的其中一步。
“万向集团将在现有A 1 2 3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展A123在中国和国际市场的开拓能力。”鲁伟鼎说。
不过,《新产业》注意到,面对陷入亏损泥潭的A123,万向集团的并购步骤非常谨慎。万向集团最初仅提供2500万美元的初始授信额度,在满足一定条件后,万向集团将再次提供5000万美元的贷款。后期在满足一定条件下,万向集团再次购买A123总计2亿美元的优先担保可转股票据。
多位业内人士对《新产业》表示,万向集团的并购举动之所以是分阶段的,一方面是因为跨国并购必须得到双方政府的同意,另一方面应该也是一种规避风险的方式。毕竟,万向集团不会愿意被A123拖入亏损的无底洞中。
“而先期的7500万美元还是一个借款和贷款行为。作为交换条件,A123必须要用某些资产作质押。以A123目前的状况来看,A123能质押的东西很可能是其核心专利技术等,而这正是万向集团在发展动力电池业务最缺乏的东西。”
一家在美国上市的公司高层指出,万向集团此举是否能真正获得A123的核心技术,以及A123公司能否借机咸鱼翻身,目前均还是未知数。
对此,万向电动汽车一位中层仅对《新产业》表示,收购A123是万向集团在操作,自己对公司的战略和产业规划方面不方便发表任何言论。
A123 困局
其实万向集团看中A123,一方面源自于其技术实力,另一方面也是因为A123年年亏损而极度缺钱。
成立于2011年的A123,是美国纳米磷酸铁锂电池和系统的先进开发制造商,同时也是全球唯一一家从材料到系统的磷酸铁锂电池企业,拥有磷酸铁锂等核心专利技术。
2009年,根据奥巴马政府一项“扩大美国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专用电池生产”的计划,美国能源部给A123拨款2.49亿美元,让A123成为美国锂电行业一匹“黑马”,快速超越老牌电池企业,市值一度高达26亿美元。
A 1 2 3 现有客户不仅包括A E S、BAE、戴姆勒和通用汽车等知名国际大厂,还拥有许多中国客户。早在2009年,A123就与上汽成立合资公司;最近两年还成为东方电气、吉利等厂家的电池供应商。
然而在2011年底,A123发现给美国新能源跑车公司菲斯科提拱的电池中发现安全隐患,并随后对问题电池实施召回,导致了A123的资金困局。
2011年,A123净亏损高达2.58亿美元,今年一季度和二季度分别又亏损了1.25亿美元和8290万美元。
7月上旬,A123对公司投资者透露,按照公司的月度平均支出,目前其所持有的资金仅能维持公司运营5个月。
万向的布局
相反,虽然万向集团在电动汽车领域布局多年,但实际收获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甚至万向电动汽车内部人士还传出消息,因为电动汽车业绩惨淡,可能会放弃电动汽车业务。
万向电动汽车公司一位内部人士王军(化名)透露,2007年万向就开始卖电动汽车,在2009年还就国家“十城千辆”项目专门成立了销售部门开展业务,但至今并未见有多大起色。
《新产业》从万向集团的官方网站查询发现,万向电动汽车公司的动力电池和电动汽车仅在广州和杭州有些试运营。原本杭州电动出租车也是采用万向电动汽车公司的电池,后因2011年初的出租车自燃事件,全面更换成了中航锂电的电池。
王军表示,万向电动汽车公司订单主要来自国家电网的内部用车采购订单,而外部市场几乎没有启动。虽然万向电动汽车公司合作客户有海马汽车、郑州日产和江陵汽车,但销量有限,并且维护成本偏高。
“即使买一辆车,也需要派一个技术团队,对万向来说,卖的越多,亏损越多。”王军说。
然而,万向集团在清洁能源布局还不仅限于万向电动汽车公司。
2011年,万向集团还投资了美国最大的电动校车及电动商业卡车制造商史密斯电动汽车公司,以及美国本土最大的高效太阳能电池制造商索尼瓦公司,而与美国电池公司Ener1的合资公司已经开始运行。
所有迹象均表明,万向集团必须在电池技术成熟性和稳定性上有所突破,才能真正盘活万向集团在清洁能源上的所有布局。而杭州出租车自燃事件也充分说明,万向集团的电池技术还有待改进。 “我们曾对A123的电池和一些国产品牌做过测试,A123的电池在性能和质量方面确实存在一定优势。”上海立凯亚以士能源科技公司总经理杨智伟表示,万向集团并购A123,除了可以提升自己的电池技术外,还可借助A123的客户资源,将其电动汽车产业延伸进入高端乘用车品牌。
其实,万向集团应该已充分了解A123的技术水平,并确定A123能够弥补自己在这方面的短板。
因为,A123在去年5月已成为美国史密斯电动汽车公司的供应商,相信这也是万向集团今天会去并购A123的原因之一。
机会与挑战
“ 万向集团此次并购还是存在亏损、管理和人才三个方面的挑战。”一位跨国公司中国区高层对《新产业》表示,A123作为一家持续亏损的企业,想要扭亏为盈并非易事。而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市场现状决定了动力电池的市场空间,动力电池产业短期难以盈利,仍需要长时间投入。
此外,并购也并非简单的将公司接手,接下来的整合过程,以及对国外公司的管理,都考验万向集团国际化的管理能力,以及是否拥有国际化的管理团队。
“外国公司具有不同的文化,在管理理念和模式上,都与国内企业存在一些差异。”杨智伟说。
比克电池董事长李向前指出,按照A123每年亏损3亿美元左右的速度,4.65亿美元远远解决不了问题。
“以跨国收购案的历史案例来看,只有20%的成功率。”上述高层还表示,很多公司都以为技术买过来就能用,但技术不像去买水果,关键在于留住人才,将技术真正实现产业化。
正基于此,万向集团在收购A123的要素里,还是设立了很多条件。
根据万向集团和A123的协议,7500万美元与认股权证有关的优先担保过渡贷款,是用A123系统公司的所有资产进行担保。A123除了要保证美国和中国政府的批准外,还要保留研发和工程师团队。
Fefer Petersen & Cie法律公司合伙人律师John Petersen表示,除非出现研发和工程师团队集体辞职的情况,A123公司很有可能在今后几个月内得到万向集团7500万美元的过渡贷款,A123公司将获得足够的喘息空间,完成更全面的重组,而万向集团将获得该公司的实际控制权。
“几千万的亏损或者一两个亿的亏损,万向集团或许会投入,但绝不会持续投入到亏损的无底洞当中。”李向前也表示,万向集团作为一家大企业,应该会很清醒地意识到其中的风险,所以万向集团的最真实的目的是拿到A123技术。
业内分析人士指出,拿下A123,万向集团不仅可以获得高端技术,还可借助A123的国际公司知名度,提升万向动力电池的品牌形象,换取国家在政策上的支持和倾斜。
“现在国家正准备放宽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万向集团此时去申请,应该会更容易通过。”上述分析人士说。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