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徐庭和伙计不大敢骑车出门了。厦门全市整顿交通秩序,电动摩托车和电动自行车是重点对象之一,一上路就有可能被交警逮住。
徐庭在江头开了个杂货店,店不大但五脏俱全,从锅碗瓢盆、油盐酱醋到饮料、烟酒一应俱全。更重要的是,他的小店24小时营业,365天不关门,你只要电话一到,他们就送货上门。
徐庭和弟弟轮流值班,一个负责白天,一个负责晚上;店里还有两三个伙计,专门负责送货;就为了送货,店里配了6部电动车。
2005年,徐庭曾经在买小货车、还是买电动车之间徘徊过。小货车送货多,行程远,进货时也需要;但买一部二手小货车要3万左右,还得先学会开车。而电动车一部才1000多元,会骑自行车就行。考虑再三,他决定买电动车,而且一下买了6部,每部1700多元。
2006年,小店因为电动车“火”了不少。生意最好时,6部电动车全部在外面跑,一个月纯利有2万多元。不仅江头一带是他的辐射范围,湖滨北路、文灶一带也有他的“散客”群。看着生意越来越好,徐庭还花1万多元办了个网站,把24小时送货的业务贴到网上去。
这一年,他的爱情也有了收获。女朋友在附近酒店工作,经常值夜班,她家在湖里,凌晨下班时只能打的,往往得不偿失。于是,徐庭总是骑上电动车去接她,女孩检验出他的诚意,两人终于喜结良缘。
但好日子不长,先是竞争激烈,生意越来越难做;接着,电动车也日益受限。
去年12月,厦门决定禁行电动摩托车、限行电动自行车。2005年以来,这已是他第三次听到这消息。2005年12月,全市开展了一轮整治电动车的行动,后来不了了之;2006年10月,交警又传出要禁行电动车的消息。看着满大街的电动车,徐庭觉得电动车不好禁,要不怎么还是没有禁掉?
但没想到,这次动真格的了。从今年1月1日起,报纸上隔三差五报道查电动车的消息,要命的是,这次电动车不能走的范围更大,而且听说禁行范围会越来越大。徐庭哥俩仔细瞧瞧家里的车,才知道问题更大——6部车都不是有脚踏板、合规格的电动车,而是电摩托,根本就不让上路!一上路,至少要被罚200元钱并扣车;他们没有行驶证,罪名将更大,最高可罚2000元钱,还要拘留15天。
眼瞅着电话响了生意来了,也不好答应马上送到, 徐庭很无奈。有时,他们也偷偷骑车送一下,走小路,避开交警值守的大路口;白天不敢,晚上偷骑一下。“要不怎么办?”徐庭说,如果买小货车,停车费会成为一大负担,现在停车动不动就要5元钱,一天送下来,停车成本至少要30元以上,这生意还怎么做下去?
昨天,徐庭说,打算先买几辆合格的电动自行车,因为江头正好不在限行范围之列。以后的事他心里没底,那么重的货,总不能换成自行车送吧?
(编辑:中国电动车网)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