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动车网】《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提出:“到2015年,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累计产销量力争达到50万辆;到2020年,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生产能力达200万辆、累计产销量超过500万辆”。
但在日前举行的“赛迪经智新能源汽车与储能系列研究”发布会上,赛迪经智投资战略咨询中心总经理吴辉表示,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末,国内主要生产厂商共销售新能源车型12791辆,其中纯电动车11375辆,插电式混合动力车1416辆,离“50万辆”和“500万辆”的规划目标相去甚远。他在措辞上丝毫不加掩饰地说:“按照目前的情况,已经难以实现规划所提出的相关目标!”
纯电动“弯道超车”梦已碎
赛迪经智在《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战略研究(2013)》中认为,全球传统汽车产量的增速预计维持在3%左右,而以电动汽车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在各国政府的大力推动下实现了高速的增长。2012年,全球共销售新能源汽车约120.4万辆左右,增速高达35.7%,未来全球新能源汽车产量的增速将继续保持在30%以上。
就市场而言,混合动力汽车因节能和环保性能好、技术较为成熟,目前得到市场的广泛认可,是目前商业化最成功的新能源汽车;纯电动汽车受电池技术和基础设施发展缓慢的制约,目前仍处于产业化示范阶段,尚未普及至个人消费者。吴辉透露,鉴于国内外在混合动力汽车和纯电动汽车上的巨大反差,行业内已有人对将纯电动汽车作为主攻方向的决策提出异议,所谓靠纯电动汽车实现“弯道超车”的目标已无法实现,国家相关部门可能会对原先确定的以纯电动汽车为主要方向的发展路径有所调整。
吴辉在介绍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状况时表示,目前,中国在动力电池、电机和电控等新能源汽车核心领域均取得了相当大的技术突破。在电池材料(如正极材料、隔膜、电解质)、动力电池、电机、动力总成控制等方面已经可以满足国内新能源汽车中低端领域的需求,但是在高端领域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在国家示范项目推动下,一些切实可行的商业模式逐步成型,成为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化进程的重要因素。他认为,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关键环节将先于整车制造受益。
商业化运作三模式各具特色
2009年,国家开始实施“十城千辆”工程,2012年是“十城千辆”工程的收官之年,其进展情况如何呢?吴辉坦率地表示,国家确定的三批共计25个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城市,绝大多数没有完成所谓的千辆示范工程。即便是电动车保有量最多的深圳市,也未完成2012年末新能源汽车运营达到3.4万辆的目标。
众所周知,新能源汽车面临的主要障碍包括续航里程、性价比和充电时间等技术性问题,因此,动力电池的重大技术突破是解决以上问题的根本性策略。不过,吴辉同时认为,从短期来看,寻求商业模式的创新则能够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据他介绍,目前,国内新能源汽车商业化运作初步形成了深圳普天模式、杭州租赁与换电模式和合肥定向购买三种模式。“三种模式的市场切入点各不相同,各具特色,如深圳模式适合于统一采购的公交和市政服务等领域;分时租赁模式比传统汽车租赁更加便宜,更加便利;换电模式解决了充电难的问题;定向购买模式定位于细分市场,适合于固定路线和单一用途的消费者,同时解决了充电难问题。”吴辉说。
对于地方政府发展新能源汽车的热潮,吴辉提出了自己的忠告。他说:“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大潮中,地方政府要切忌盲目招商引资,一定要结合自身的产业基础科学定位。”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