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的迎来双重夹击

来源:中电动车网      2013/5/16   浏览4721次   

 

自2008年初,国际原油价格历史上首破100美元开始,电动汽车就成为了全世界媒体关注的焦点产业。然而,时间已经过去了6年,绝大多数都市中的人们不但没有等来电动汽车,并且这个值得人们激动的事物在众多要素缺失的大环境下,似乎已经与人们渐行渐远。

 

美国能源部最近就承认,2015年前在美国部署100万辆电动汽车的目标无法实现。

 

然而,本周的一个消息,似乎给这潭已经快凝固的死水激起了不小的波浪。这就是著名的电器工具生产商博世(BOSCH)推出了性价比远超原厂的充电器。

 

实际上,市面上在售的纯电动汽车不管是Tesla Model S还是比亚迪的E6,他们都不得不面对充电这个大难题。前者是高富帅,还可以花费重金在美国建立10个令别家在技术上望尘莫及Super Charger充电站,但以比亚迪为代表的其他电动汽车生产商们,都无法独自解决能源配套问题。并且,即使在现有充电桩充电,充满的时间也需要6个小时以上。与其他的瓶颈想比,这是最令电动汽车行业沮丧的事实。

 

博世的产品并没有解决这一瓶颈,却在一定程度上绕开了这一瓶颈。

 

由于配套设施难以满足需要,现在出售的电动车都配以家用充电设备。但原厂的家用充电器却贵得非常离谱,以福克斯纯电动版的汽车为例,与它搭配家用充电设备售价达到2000美元(12292元RMB),并且充电速度有如乌龟。

 

而博世这款名为Bosch Power Max的纯电动汽车家用充电设备仅为一个iPad大小,比起那种一米多高充电桩来说,简直可以用“可爱”来形容,不仅如此,其充电速度也将比原厂快上一倍,并且最高售价仅为749美元。

 

第三方优质充电器的出现,无疑是给已经陷入僵局的电动汽车行业带来了一丝曙光,但也仅是一丝曙光。但人们也不能盲目乐观。因为即使比原厂充电器的充电速度快一倍,家用的充电器效率还是比不上充电桩。即使赶上了充电桩效率,那么Leaf那种7.2千瓦/每小时,即每小时30公里的充电效率,也足够让车主抓狂。

 

电动汽车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它与西方发达国家之前一百年所推动的新兴产业不一样它不像其他新兴产业,只需要靠科技创新、功能领先就能赢得市场。而是不但需要围绕电池的科技创新这个技术创新已经遇到了理论瓶颈;也需要在用户很少的情况下调整国家能源体系这显然是反市场行为。

 

这就是美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都没有真正将电动汽车市场化的原因。

 

举例来说,早在2011年,为实现2015年100万辆的目标,美国能源部公布了拟采取的三大举措:一是价格激励,将抵税政策改为直接返现;二是通过新的研发投入加快技术创新;三是通过竞争性拨款激励社区投资建设电动汽车基础设施。

 

实践证明,美国的这条电动车发展道路已经走不下去了。

 

那么,理性地总结一下,假设转为锂电后的电动汽车行业不会出现E6出租车那样的安全隐患,那么这个产业必须要过的5道门槛依次是:电池技术、充电技术(前两者属于技术创新范畴),充电配套设施、价格与行业标准(后三者属于能源体系调整范畴)。而自上世纪90年代末通用的EV1诞生起,作为整体的电动汽车行业仅仅迈过了一道槛,作为行业先锋的Tesla Model S也不过是刚迈过了两道门槛,正在朝第三个门槛(单枪匹马美国建立100家充电站)迈进。

 


(责任编辑:)


中电动车网版权声明:
中电动车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作品侵犯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和删除。

用户评论

游客
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快讯 更多>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