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政帮丢失的自行车“回家”

来源:山西青年报      2007/3/2   浏览6733次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是自行车迅速普及的一段时间。

公安部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的自行车保有量约为4.7亿辆。但早在1992年年底,这个数字就和现在相差不多,达到3.9亿辆。

伴随自行车迅速普及的,是越来越严重的自行车被盗现象。可能是自行车被盗以后大部分难以追回,主动办理牌、证的急剧减少。2000年,太原市交警四大队全年注册登记的自行车只有30多辆。到了2001年以后,打钢印的工具就彻底坐上冷板凳了。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因为近年来自行车被盗现象愈演愈烈,而且即便受害人报案,也大都难以追回。正是因为大家对追回赃物不抱信心,所以愿意花钱、花时间为自行车办理注册登记的就越来越少。再往后,丢了自行车愿意前往公安机关报案的人也不多了。 

2月28日,针对自行车被盗问题的突出性,公安部联合六部委召开电视电话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治理自行车被盗问题专项行动。就此问题,1日,记者在太原展开了一番调查。

骑车人:一年连丢六辆自行车

太原市的张海山(化名)说起自行车被盗问题,气愤得直跺脚。去年年初,张海山买了一辆捷安特自行车,每天下班回到家的第一件事就是把车子锁在楼梯的护栏上,等睡觉前再放回家里。谁知一周之后,张海山看完电视出去推车子,发现车子早没了踪影,他在楼前楼后找了个遍,也没找到。

第一辆自行车丢了,自认倒霉的张海山只好买了第二辆。这次张海山没有买名牌自行车,花300多元买了一辆普通自行车,谁知骑了一个多月后,一天张海山去其他单位办事,进去不到半小时,车子又丢了。就这样,他不停地买又不停地丢,车子从名牌车换成了二手旧车,这样算下来,他一个人一年共丢了六辆自行车。张海山说:“本来我还准备买辆电动自行车呢,可看看这情况,还是算了吧。这贼好像专门盯着我,一买准丢。我丢车子丢得都不敢买了,现在只好坐公交车上下班。”

自行车屡次被盗的事让张海山耿耿于怀,但他却没有去公安机关报案,他说:“每天还不知道有多少人丢车子呢,人家警察能顾上弄这些事情?光杀人、放火抢劫的案子就够他们折腾了。我想报了案也没用,所以只好自认倒霉。”

二手市场价格低廉吸引顾客

位于和平北路的彭村和服装城附近的二手自行车交易市场是太原市最大的两家二手自行车交易市场,太原市绝大多数的二手自行车通过这两个市场进行买卖。

服装城附近的二手自行车交易市场只在周六、周日才营业。虽然只有两天的时间,但是二手自行车却有很多,每周六一大早就有车主用工具车把二手自行车拉了过来,摆放在服装城附近的紫利仑二手物品交易市场门外的一块空地上等待买主。刚过早上8点,门外一千多平米的空地很快就摆满了二手自行车,多到放不下的时候,一些车主只好把二手自行车摆放进市场内。这些二手自行车有不少是九成新,一般都是七成新的,市场开张的时候,场面很热闹。据几个摊主介绍,每年各高校开学的时候,很多学生都来这里买二手自行车。

彭村双拥路上的二手自行车市场则每天都营业。昨日一早,记者来到这家二手自行车交易市场,虽然时间尚早,但很多店老板已把二手自行车推了出来,摆在店门外,有的店主还在给待售的旧自行车更换坏了的零部件。在一家店外,记者以买二手车为名和店主攀谈起来,店主很热情地给记者推荐了好几辆二手车,都有七八成新,价格在150元左右,店主一再表示这些自行车原价都在300元以上,质量绝对没有问题,骑过的时间也都不长。问到有没有购车发票时,店主笑着说:“这么多卖旧自行车的店,估计没几辆车有购车发票。”当被问到这些二手车是从哪里收回来的,店主说肯定不会有问题,都是原车主自己推过来卖的。这名店主还表示,如果想要买的话,他可以给开收据,出了问题可以回店里来找他。他还说自己这家店每天都往外卖好几辆旧自行车,如果有问题的话肯定早就干不下去了。

卖车人:没有购车发票车价好商量

就在记者与店主攀谈时,一名20多岁的年轻人已经以160元的价格从这家店里买走了一辆较新的自行车。随后,记者借口再到别的店看看离开该店。在这些二手自行车店对面的马路边上,还三三两两地摆放着一些自行车,记者一问才知道也是准备卖的。就在记者准备去第二家店时,站在路边的一对中年夫妇走了过来,问记者要不要旧自行车,然后将停在路边的两辆自行车推了过来,说是自己平时骑的,现在不想骑想卖了,价格很便宜。记者问他们带购车发票了没有,站在边上的妇女说早丢了。就在记者准备转身离开时,这对中年夫妇又追上来,表示价钱好商量,差不多点他们就卖了,直到看出记者确实没有买的意思才放弃。随后记者又问了几家旧自行车店,情况确如那位店主所说,几乎都没有购车发票。虽然没有原来的购车发票,但是这些店主均表示“一般不会有问题”。 

派出所:一年立案119起大多数人不报案

自行车被盗问题这是公安基层派出所民警接触比较多的问题,但由于种种原因,派出所在这方面的打击成效并不明显。

太原市公安局迎泽分局迎泽派出所统计了2006年全年受理的自行车被盗案数据,总共119起。这是按照法律法规的立案标准立案的案件,民警共破获19起,其中有9人被依法刑事处理,8人被处以行政拘留,两人被劳动教养。该所副所长张爱民说:“一直以来,自行车被盗问题都比较严重,我们也从没有间断过对这种行为的打击。但由于警力和财力等原因的制约,我们往往把重点都放到了对刑事案件的侦破上。对于自行车被盗问题,我们更多的是要求有关单位依法落实单位内部治安保卫责任制度,完善自行车停放、保管、监控等机制建设。”

该所社区民警说:“其实有很多群众丢了自行车并不报案,我们所立的案件都是群众报警后,能提供书面报案材料的。有的群众丢了车子来报案,口头说完后,一听说要写报案材料,立刻就说回去写,然后就不见了。有的交来的报案材料上面写不清自行车丢失的时间、地点、车型等具体内容,根本没有办法立案。[$page]

购车者认可自行车重新编号

“对自行车被盗现象实施源头管理。要逐步建立自行车编码制度,即由自行车生产企业编号,确定每辆自行车的‘身份证’,减少以往的自行车打钢印群众不方便的问题。”2月28日,在公安部召开的专题新闻发布会上,公安部治安管理局副局长马维亚说了这样几句话。国家质监局相关负责人也表态,自行车生产企业的刻制车架编号将于今年3月份启动,5月份之前完成各项准备工作,7月份左右新出厂的自行车将必须刻有防盗编码。

省城某保险公司业务员杨女士,曾经在2005年一年内丢了“五辆半”自行车。之所以说五辆半,是因为她现在骑的电动车放在单元楼梯间被偷了蓄电池,这笔损失被折合为半辆自行车。她说,如果有关部门要求车主自行到交警部门为自行车编号,她肯定不去,但有关部门既已承诺这项工作由生产厂家代劳,那又何乐而不为呢?至少,这对车主来说是有利而无害的。

记者手记

小小一辆自行车对于不少人来说也许不足挂齿,但那毕竟也曾是自己的私人财产,所以丢失了以后也很气恼也很无奈,但尽管如此,大多数人还是从不报案,也正是因为这种想法的简单化,才助长了那些偷盗者的嚣张气焰。正如公安部治安管理局副局长马维亚在全国治理自行车被盗问题专项行动新闻发布会上所说的,自行车被盗问题已经成为群众“讲着烦、听着忧、想着堵”的大事。毕竟,我国每年被盗自行车近400万辆,其中电动自行车70多万辆,经济损失超过20亿元。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丢车人丢了不报案、偷车贼销赃“市场”畅通无阻、卖车人为赚钱不管车的“来历”、买车人为图便宜不“追根究底”,正是因为有如此肥沃的“培育”市场,才会有层次不穷的自行车偷盗事件。据有关部门统计,有半数以上的城市居民家庭曾有过自行车被盗经历。所以,自行车被盗问题涉及千家万户,牵动亿万群众的切身利益,它不仅严重影响广大群众正常的工作生活秩序,也损害了国家形象和社会风气。开展治理自行车被盗问题专项行动,推行购车实名制,建立盗车人员“黑名单”等措施,在严厉打击盗窃自行车违法行为的同时,也推进了社会的稳定和谐。人们期待,自己丢失的自行车能早日回家。

延伸新闻:一位交警保存的自行车执照和牌照

众所周知,机动车自出厂之日起,就有了特定的、唯一的发动机号码和车架号码。万一发生车辆被盗、被抢,发动机号码和车架号码有助于公安机关追回赃物。同理,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山西省各地特别是较大规模城市,也都曾推行自行车编号、发牌、发证制度。所谓的编号,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打钢印”。

一说到自行车打钢印的话题,太原市交警四大队秘书科副科长孟建平就有说不完的话。在他的抽屉里,至今还保留着一套《太原市自行车行车执照》和铁质车牌。现今一二十岁的年轻人,很少有见过这东西的。

孟建平说,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太原市公安交警部门就对自行车实行了正规的编号管理。那时,市民买到堪称“三大件”之一的自行车后,一般都会主动持购车发票和工作证、户口本等有效证件,前往交警部门办理自行车牌、证手续。如果手续齐全、有效,交警部门会为其自行车打钢印,然后发给一个红色的《太原市自行车行车执照》,还有一面铁质车牌。其中,铁质车牌是要安装在座位下方的,《行车执照》则详细记录了车主姓名、住址、服务单位、牌照号码、外形尺寸、车辆牌名、车架号码等十余项内容,而且要随车携带、以备查验。

当时,办理上述手续是要支付5元钱的。不要小看这区区5元钱,要知道在上世纪

(责任编辑:)


中电动车网版权声明:
中电动车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作品侵犯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和删除。

相关阅读

用户评论

游客
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快讯 更多>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