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动车网】在我国目前的能源产业中,煤炭业占了主导地位,油气资源的相对匮乏以及对外的高依赖度,直接决定了我国燃油价格的持续上涨,再加上我国的汽车行业起步晚、发展慢,可见我国汽车行业发展之艰难。如果能以清洁的电气化和电能作为主要的终端能源,那么势必将优化我国的能源结构,推进能源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近年来在我国开始慢慢起步的电动汽车就是代表,对于能源结构的优化、石油能源供应压力的缓解、绿色生态文明的建设以及汽车行业的升级转型都有着重要意义。
首先,电动车的发展能够促进节能减排。近几个月来,华北地区尤其是首都北京的空气污染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PM2.5的产生就与汽车尾气的排放息息相关。与其相比,电动汽车就具有显著的优势,发展电动汽车能够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降低环境压力,同时可以带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的发展,可谓是一举多得。
其次,电动汽车的发展能够为我国的汽车工业提供新的发展平台。近几年的发展,让我国在电动汽车行业有了相当多的宝贵经验,大量的专利和较高的研发能力是关键因素,我国完全可以利用电动汽车工业的发展来摆脱在传统汽车工业上面对国外的依赖,在未来的新能源汽车领域中抢占先机。
但是要实现电动汽车的产业化,就必须重视其各个环节的研发,首当其冲便是电池的研究。电动汽车的核心部件就是电池,电池的能量密度、寿命、安全性、成本等因素直接决定了电动汽车行业的发展速度,因此电池的革新是电动汽车产业化的瓶颈。另外一点就是充电技术或者换电技术的发展,电池充电是一种化学变化,过程相对缓慢,如果紧靠充电,难以解决电动汽车的续航问题,因此换电技术就显得尤为重要,可以让车主像加油一样快速的补充能源,这就需要一套标准化的流程,生产出能够适用于所有车型的标准化的电池,才能够建立充(换)电服务站,提供标准一致的充(换)电服务,才能真正的实现电动汽车跨区域的续航行驶,才能让电动汽车行业实现产业化。
相信随着充(换)电技术的进步、国家政策和规章制度的完善,我国电动汽车行业会逐步的发展,为我国乃至全球的能源结构的改善贡献力量。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