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公安部治安管理局副局长马维亚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近几年来,全国每年被盗自行车近400万辆,其中电动自行车是70多万辆,经济损失超过20亿元。为严厉打击盗窃自行车违法犯罪活动,维护广大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公安部、中央综治办、建设部、商务部、国家工商总局、国家质检总局决定,自2007年3月至7月,在全国范围内部署开展治理自行车被盗问题专项行动。笔者看到这则消息真得是非常高兴,相信每一位中国人都对自行车有种特殊的感情,大家在心里也早就这么想:这自行车问题该管管了!
笔者在山东的老家有辆永久牌的自行车,自1980年买了之后到现在家人还在用着,但上了大学之后就不知道换过多少辆自行车了,就我身边的同学、朋友无一不是如此。不是夸张地说,从大城市到小城镇,丢自行车如同家常便饭,开始大家愤愤不平,时间长了大家好像也就习惯了。很多人丢了之后不敢再去买新车,就去买二手车,而这二手车其实大都是“黑车”,长期以来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为什么在农村里自行车就不容易丢,在到了城市里就会被人盗走呢?应该说我国是一个自行车大国,绝大部分城乡居民用它来作代步工具,这也就是说自行车的市场非常大,市场决定需求,所以人口相对集中的城镇就要比农村对自行车的需求大。在一个村里,大家相互之间非常熟悉,谁家什么自行车自然都知道,加上民风相对淳朴,即使偷出来了也不容易转手,所以自行车是不容易丢的。在城镇就不一样了,人口流动性大,不法分子就利用这点将偷来的自行车再转手卖出去。每辆自行车少则100多块,多则上千元,谁丢了都会觉得心疼,但生活里不能没有自行车啊,于是便会再去买辆,再丢,最后要么不骑车了,要不就去买辆旧车,相信这旧车市场绝对不会比新车市场小。
大家都有丢自行车的经历,那是谁在偷自行车呢?又是谁在经营这样一个市场?笔者有位老师曾经有过连续丢10辆自行车的经历,每次丢的时候他总是想:“这些偷车的人也不容易,他们不就是靠这营生么。”所以每次丢了,他又去买同样的自行车,多加把锁,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自行车丢了一辆又一辆,好在到了这第10辆车的时候有好几个月都没事了,不过他已经怕了,他想要是再丢了他也只好去买旧车了。其实老师明白,如果去买旧车就是间接地帮助那些小偷,但又有谁能够经得起如此折腾呢?偷自行车的人真的是“不容易”的人么?每辆自行车毫无本钱的偷来,然后以几十元钱卖出去,他们还能“不容易”么?笔者认为,这些人是不能姑息的,姑息就会养奸。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据抽样调查,近几年来,全国每年被盗自行车近400万辆,其中电动自行车是70多万辆,经济损失超过20亿元。虽然有的地方有针对性地开展一些打击整治活动,查处了一大批违法犯罪人员,收缴并返还了一大批被盗自行车,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从全国来看,当前的自行车被盗问题仍然十分突出,一些地方甚至愈演愈烈。
据报道,欧洲有一个小国家就大力整治自行车市场,制定多种措施严防自行车被盗,因为骑自行车的人多了,交通就不会那么拥挤了。通过解决自行车问题来解决交通拥堵的问题,这对于我国来说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相对于宽阔马路上拥挤的汽车,自行车就不会占有那么多的空间,而且自行车的灵活性也要强很多,所以在拥堵的大城市,汽车跑得不如自行车快一点都不稀奇。
逐步建立自行车编码制度,实行购销实名制不失一个好办法,但这不是唯一的办法,也不是一个能够立竿见影的办法。据笔者所知,很多地方其实很早就在这么做了,但收效甚微。我想只有建立一个健全的相关法制、法规,在一个信息对称,完全透明的市场规则下,自行车的问题才能够得到真正的解决。(张守营)
(中国电动车网)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