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后“收心”缓冲还是急刹

来源:中国电池网      2007/3/9   浏览3715次   

“说到每天上班8小时这件事,其实是本世纪人类生活史上最大的发明,也是最长的一出集体悲剧。你可以不上学,你可以不上网,你可以不上当,你就是不能不上班。”朱德庸对上班这件事的诠释道出了许多职场人的心声。春节过后,“不想上班”几乎成为办公室里的流行语,而如何让员工尽快进入工作状态,俨然是每个老板心中的一块“大石头”。

正月初七一大早刚从四川赶着回汉的严芳,还没摆脱挤车的疲劳,就忙着整理节后要用的策划方案。虽然离正式报到还有一天,她已经开始提前调整状态,逼自己“收心”。“没办法,单位要求初八早上按时打卡,和平日一样。一点都没有因为是新年首个工作日而‘放风’。”严芳无奈地表示。

“在考勤上抓紧点,也是想要防止个别员工节后的惰性影响整体的正常运作。”在武昌街道口某公司从事人力资源工作的LISA表示,因为持续一周假日的“惯性”,不少员工容易对工作产生厌烦情绪,制度上不强硬点,很难掐掉他们心理上的“年尾巴”。

“其实,在假期的长短上适当放宽一点,让员工尽情地‘喘口气’,这样我们来年工作干劲反而更高。”深有体会的小李告诉记者,因为在外地工作,遇上春运高峰,回武汉过年并不是件轻松事。年前,由老总拍板,对公司外地员工作出“特赦”,安排好工作可提前两三天离岗,节后也可晚一天报到,给舟车劳顿赶回的员工一个“缓冲”。“多了这几天的时间,我可以好好安排自己返程的时间和新的工作计划,防止年后上班的不适。”小李表示。

春节过后,让员工尽快收心是企业管理者的重大课题。采访中,不少职场人认为,硬性的考勤固然可以让人准时“就位”,但工作情绪却不见得能同时“回归”。很多人表示,在假日后的几天时间,考勤适当灵活一点,给员工一个踩刹车的过程,比起硬性的制度,临时的‘软规则’可能收效更好。

(编辑:中国电动车网)


(责任编辑:)


中电动车网版权声明:
中电动车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作品侵犯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和删除。

相关阅读

用户评论

游客
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快讯 更多>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