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受周边股市冲击再度放量下挫
深圳特区报报道,业内人士认为:大盘短期上涨空间有限,但也难以出现大幅调整.
受周边市场下跌和加息预期的双重利空影响,深沪两市昨大幅跳空低开,后虽震荡反弹,但上证综指收市时跌幅仍接近2%,深成指下跌1.34%,两市主板共成交1460亿元,较过去一周的单日成交水平明显放大。
美国股市周二大跌,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下跌242点。受此牵连,日本东京股市周三暴跌,日经指数全天收盘大跌逾500点。香港恒生指数昨天大幅低开530点,收市时跌幅仍然达2.57%。
火上浇油的是刚刚公布的2月份金融数据和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央行行长周小川在两会间隙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最近几个月CPI增长稍微偏快,央行正在研究2月份的新增贷款数据。该消息再度引起了市场对下一步货币政策的猜测,业内分析认为,货币信贷扩张的压力正在增大,央行有可能在近期再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加息的可能性也在加大。
在国际、国内两路利空的共振下,深沪两市昨天终于结束了"两会"以来连续出现的小阳攀升局面,股指低位震荡调整。尽管盘中活跃个股仍然众多,尤其像杭萧钢构、贤成实业、江苏舜天、东方集团等连续涨停的个股不少,显示做多资金依然活跃。但是,调整的出现明显使市场气氛转趋谨慎。
分析认为,借助"两会"期间的偏暖市场氛围,大盘一直维持小幅反弹态势,但大盘蓝筹股、基金重仓股走势不振,显示主流资金普遍处于谨慎观望状态。随着股指再次接近3000点区域,市场上涨的想象空间已较为有限,反而中期调整很可能借机展开。但在当前市场资金的积极做多氛围下,短期内也难以大幅度调整。
三千关前杀跌 清洗浮动筹码
昨日沪指收于2906.33点 下跌58.46点 但分析师认为后市比较乐观.
受美国股市出现"黑色星期二"影响,加之2月份中国CPI逼近3%"高压线",沪深股指昨日大幅低开。由于2900点一线承接力度较大,沪指避免了"百点暴跌"。下午,沪深股指均产生了一定力度的反弹,最终跌幅收窄。沪指收于2906.33点,下跌58.46点;深成指收于8090.47点,下跌110.14点。
一线蓝筹高挂"免战牌"
成都晚报报道,盘中,一线蓝筹股继续高挂"免战牌",金融股整体表现疲软,对大盘产生了较大的拖累作用。华夏银行公布了每股0.35元的不错业绩,但仍下跌了2.72%,这动摇了投资者持有金融股的信心,银行股全线飘绿。从两市跌幅榜来看,前期涨幅较大的"明星股"成为昨日的领跌股,例如都市、风帆、沪重、长安汽车分别下跌5.86%、4.71%、4.34%、5.69%。与此同时,市场中的"赚钱效应"并没有消失。昨日,低价概念股依然受到疯狂地追捧。其中,杭萧连续8日涨停,贤成连续6日涨停,舜天、得亨连续两日涨停。
板块方面,化工板块逆市逞强,走势咄咄逼人,辽通、西北化工、沧州化工联手涨停;宝信软件涨停,有效地激活了软件板块。
大盘后市相对乐观
展望后市,兴业证券分析师伍阔的看法比较乐观。他指出,从去年底就弥漫在牛市上空的加息疑云一直未散,但种种迹象表明,即使央行加息,最快也要等到4月份,所以加息不会改变沪深股市"红3月"的局面;此外,后市大盘出现小幅震荡的可能是存在的,但出现类似"2·27"暴跌的可能性极小;还有,主力极有可能借美国股市暴跌的机会进行杀跌,目的是制造诱空陷阱,在3000点关前对浮动筹码进行一次清洗,以扫清日后展开拉升行情的障碍。
加息担忧袭扰A股 沪深两市大盘一度跌幅接近4%
3月14日,美国股市的大跌以及市场对于加息的担心,引发了沪深两市的大幅低开。开盘之后,沪深两市大盘一度下跌近4%,不过在个股活跃的带动下,市场人气逐渐恢复,并收窄了全日跌幅。上证综指收于2906.33点,跌幅1.97%,成交948.6亿元。
国际金融报报道,这也是上证综指连续6日收阳后,拉出的首根中阴。尤其是近3个交易日,上证综指连续收出3根阳十字星,且成交量出现萎缩,3月14日的放量阴线带有明显的回档意味。
"消息面的偏空给了近期反弹滞涨的市场一个短线调整的理由。"上海新资源资讯的分析师表示,"2月份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 )比去年同月上涨2.7%,增速快于1月的2.2%,略低于2006年12月的2.8%。至此,连续3个月CPI增长均超过了一年期存款的实际利率,因此市场普遍担心央行有加息的动作。
摩根大通估计,未来6个月里央行可能上调利率54个基点,从而摆脱实际负利率的局面。此外,央行可能会通过再度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加快货币升值等方式,改变宽松的货币政策环境。
由于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3月13日在"两会 "间隙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最近几个月CPI增长稍微偏快。因此,周小川的表态使得市场的加息预期更加强烈,大量获利盘选择兑现利润。
安徽新兴袁立认为,沪综指再攻3000点受阻,显示大盘上档压力较大,股指近中期形成的箱顶再次确立。尽管周三大盘仍在5日和10日均线间运行,股指短期运行的形态尚未完全破坏。但周三股指全天运行明显偏弱,尾盘也不断下滑,并形成放量之势,反映市场仍有杀跌盘涌出,市场看空氛围相对浓重。伴随股指连续三次上攻至3000点受阻,股指运行的多重顶形态也正在逐步形成,短期股指如再向下破30日均线区域,则市场中期向下格局将会确立。
上海金汇张永锋表示,股指经历了前期大幅下跌后,元气刚刚恢复,近几个交易日虽然小幅上攻,但力度逐日减弱,多空双方都表现较为谨慎,当日的回调正好修复了过高的技术指标,震出了获利筹码,同时也为外部资金提供一个介入的时机。
中期调整难改长期向好
周三市场受到加息预期进一步强化的影响,两市股指跳空低开并快速走低,尾盘又受到港股大幅下挫的拖累有所走弱,至收盘沪指报收在2906点。值得关注的是,周三市场成交量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放大,表明多空双方在2900点一线争夺开始加剧。
新闻晨报刊报道,利空预期加剧调整。随着2月份宏观经济数据的公布,市场对未来的加息预期显著增强。值得关注的是,面对刚刚公布的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表示,最近几个月CPI增长稍微偏快。显然,周小川的表态进一步强化了市场对加息的担忧。
众所周知,目前国内市场流动性充裕是支撑A股市场强势的根本原因,但市场距离流动性收紧已不远,加息以及成立国家外汇投资公司均对市场的流动性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在这样的市场背景下,和A股市场息息相关的港股率先调整给A股施加压力。恒生国企指数已经由年初最高10878点最大回调幅度达到21.6%,这对A股市场投资者所带来的心理压力是显而易见的。
股市中长期向好。应该说,近期A股市场上低价股投机的风潮和成交的天量都预示出未来A股市场的动荡,而技术指标的中短期背离也都表明市场中期调整依然存在。但本次调整将和历史上出现的中期调整有明显不同,更难改A股市场长期向好的趋势。首先,中国经济发展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仍将有利于我国将继续保持平稳、较高速度的发展。其次,政府的发展意愿和市场动力是我国A股持续向好的重要推动因素。这些都构成A股市场持续走牛的基础。而从目前A股市场的估值水平看,尽管平均动态市盈率略显偏高,但截至3月11日公布的2006年年报,2006年平均主营收入增长率、净利润增长率分别达到了25.23%和58.84%。业绩如市场预期高速增长。再考虑到股权激励机制、资产注入等业绩释放效应等因素,目前市场的整体估值水平并不具有太大的风险。
调整中的机会。作为本轮行情的最大主题,价值重估从来就没有停止。无论是行情最初的寻宝游戏,整体上市与资产注入作为股改的必然延伸,还是银行和地产以成长为主题的重估,再加上近期低价股的重组预期,都可看作价值重估行情的精彩演绎。虽然市值比重决定了大盘蓝筹股价值重估行情对市场的推动作用更为猛烈,但就目前而言,A股市场的价值重估行情远未结束,在这样的背景下,个股结构性调整和结构性机会必然构成了市场内部的两极分化。
另一方面,随着年报披露高潮到来,把握业绩超预期增长与高分红股将成为阶段性的投资热点。其中,医药、软件、食品行业、日用化工、元器件、房地产、交通运输等行业实际增长可能超过市场预期,这些行业中优质上市公司年报的机会值得关注。
加息预期打击投资者 抛盘汹涌导致昨日股市暴跌
加息预期让投资者几近崩溃
北京晨报报道,近期一直平稳运行的上证综指在昨日早盘突然出现莫名暴跌。部分业内人士由此认为,是境外股市的集体调整所致;但有更多的业内人士则认为,是央行行长周小川日前关于"通胀数字这几个月是快了些"的相关说法进一步增强了加息预期所致。
宏观环境提升加息预期
从相关券商研究所的研究报告来看,目前的中国宏观经济的确面临着强烈的加息预期。一方面,全球加息浪潮的形成为中国加息提供了大环境和大背景。前期央行不愿意加息,是因为担心加息将使人民币与美元之间的利差拉大,进而吸引更多的热钱涌入境内,进一步加大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但随着英镑的加息以及美元加息预期再度增大之后,基本上已为中国央行的加息提供了空间。
另一方面,因为物价指数涨幅过大,已超出市场预期,最新公布的2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2.7%,再次逼近央行的警戒线3%。同时,信贷规模也迅速膨胀,2月份短期信贷和中长期信贷同比分别增长12.5%和22.3%,各上升了1.2%;中长期信贷增长持续在高位运行,并创出2004年以来的单月新高。为防止企业盲目扩张,的确有必要通过加息提升货币价格,以市场化的手段引导投资方向。
加息预期考验投资者信心
昨日A股市场出现的调整,主要是三个因素集中作用的反应。一是周边市场在13日的急跌挫伤了投资者的投资激情,此时的资金已是草木皆兵,
<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