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入侵”汽车 车企现“担忧”情绪

来源:中电动车网      2014/7/25   浏览4004次   

7月21日,据路透社报道,雷诺-日产CEO卡洛斯·戈恩(Carlors Ghosn)表达了对谷歌等互联网IT企业“入侵”汽车行业的担忧,其认为汽车制造商要采取谨慎态度,牢牢控制自己的汽车品牌。

 

今年1月在美国拉斯维加斯开幕的CES(国际消费电子展)上,谷歌宣布和奥迪等企业联手打造基于安卓的车载娱乐和信息系统,并设立了一个相关行业联合会——开放汽车联盟OAA(Open Automotive Alliance),日产也是其中的会员企业之一。而半年多的时间里,戈恩从合作态度到采取谨慎态度,这期间发生了什么?

 

硬件提供者

 

在戈恩的说明中,其称:“我认为所有的汽车制造商都将持极其谨慎的态度,牢牢掌控自己的汽车。我们显然不乐意仅仅成为一种硬件的提供者,而是希望继续保持产品的吸引力,以及对产品的控制力。”

 

在上述话语中,戈恩将矛头的关键指向了不愿沦为谷歌的硬件提供者。众所周知,作为IT巨头,谷歌早在过去5年时间里,启动了对汽车无人驾驶的研究,并从今年年初开始与诸多汽车企业达成基于安卓版的车载系统的合作,由此来对抗同样推出了Carplay车载系统的苹果公司。

 

一时间,两大IT巨头的车载系统之争被炒得火热,诸多传统汽车厂商,如通用、沃尔沃、奔驰、现代等都放下身段寻求合作,但并不是每一个汽车厂商都愿意这样做。比如宝马品牌最为著名的iDrive系统,宝马也不打算摒弃自己的信息娱乐系统或改变其仪表板设计。

 

这其中反映的纠结就是:汽车厂商是否愿意放弃已研发的车载多媒体系统?对汽车厂商来说,这是一个挥之不去的担忧,因为谷歌和苹果一旦入局,他们可能就不会走了。

 

不管是车载多媒体系统,还是谷歌的无人驾驶汽车,传统汽车制造商们其实大多都在涉及。比如雷诺-日产也有研发测试自己品牌的自动驾驶汽车Next2原型车,到2018年还可能在“先驱国家”上路,例如法国、日本和美国,而到2020年有望在欧洲地区实现商业化。

 

如果谷歌和苹果一来搅局,消费者会如何选择,确实会令传统汽车企业捏一把冷汗。毕竟通过手中的智能手机就能够直接和仪表盘显示屏相连,对于大多数消费者来说依然是一个颇具吸引力的体验。

 

发展走势

 

在车联网热浪没有掀起时,汽车产业模式此前一直没有太大的改变,汽车本身(或者说硬件)是一个封闭而全面的产品,车载系统也是完全依附于汽车,消费者购买了一辆车,这些就是一个整体。

 

直到汽车变得越来越智能、硬件越来越强大,就提供了越多应用的可能,以汽车厂商为核心,相对封闭的车载系统,走到了一个转折点。

 

苹果的车载系统除了通过和手机相连来获得语音搜索和导航服务,iOS汽车版的推出更是会直接进入汽车的系统,提供地图、导航、语音控制、电话、信息及音乐等功能。

 

谷歌除了在汽车领域的终极目标是“自动驾驶汽车”,其打造的Google Map和Google Now已经基本可以替代现有的车载系统,安卓版进入车载系统只是个时间问题。现代全新劳恩斯已经确定成为首款搭载谷歌应用的车型,此外,奔驰也在与谷歌联手开发谷歌眼镜导航系统,实现汽车与IT相融合。

 

国内IT企业百度也具备完善的地图、导航、语音搜索、音乐等产品线,还联合福特推出过实验性的基于表情识别的防疲劳驾驶应用。早前车载应用的主要提供商高德,被阿里纳入旗下后,除地图和导航能力外,还具备O2O的信息搜索能力。

 

虽然IT企业没有传统的发动机、变速器等核心技术,但随着汽车多媒体娱乐系统的普及,“娱乐+导航”以及成为汽车标配,这也给了IT企业机会。

 

业内人士认为,未来IT企业入侵汽车的方式是汽车提供硬件和接口,软件和服务由第三方应用商提供,与手机走过的路线如出一辙。

 

而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也让不少汽车企业纷纷俯下身段、敞开大门。包括本田、奔驰、日产、法拉利、雪佛兰、英菲尼迪、起亚、现代、沃尔沃、讴歌以及捷豹已宣布计划将在2014年款车型中运用苹果的车载iOS技术。

 

百度创始人李彦宏说“中国互联网正在加速淘汰传统产业”,汽车业会是下一个被颠覆的传统行业吗?

 

今年7月初,福特前CEO穆拉利退休后转而加入了谷歌的消息发布,有业内人士判断,以穆拉利在福特传统汽车制造商的成功经验,加入谷歌后,谷歌“吞噬”汽车行业的蛋糕不在话下,有相关市值数据统计,谷歌的市值相当于7个通用。

 

伪命题

 

汽车行业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高科技行业,无论是材料、动力、整体设计还是车载系统,一直以来都未停止过创新,国内引进合资、引进生产线十余年,都难以完全自主做好品牌,可见其中的含金量之深。

 

即使在国内被热捧的“特斯拉”,除了媒体热衷之外,其对传统汽车厂商的影响也非常有限,尤其是目前新能源汽车私人市场情况不理想。可见,IT企业要淘汰汽车厂商,是个伪命题。

 

据汽车商报记者观察,IT企业一般惯用“以轻带重”的产业方式,主要通过提供服务的方式来侵入传统行业,所以就目前来看,记者判断谷歌的最终目的并非自己生产汽车,而是打造一个完全开放的车载系统平台,无论对什么车型都能拥有良好的兼容性,以最终达成谷歌无人驾驶技术的良好贯穿。

 

对于汽车厂商来说,最重要的需求是安全、稳定、高性能。比如电子要替换机械,虽然可以带来非常多的便利,但是安全稳定是汽车厂家首要考虑的,是否能在各种极端恶劣环境下正常行驶,这需要大量的验证,而不是像互联网产品那样,先出测试版本,而后经过长期测试后用正式产品进行覆盖。

 

这也就注定了汽车厂商的产品推出任何一项创新、选择哪个合作伙伴都是慎重和保守的。有业内人士预言,在汽车这个行业,今后会呈现出这样一个局面:互联网企业拼命在布局汽车相关的服务,但是落脚点仅仅表现在手机上。而汽车厂商虽然把握着行业的话语权,但是其自主应用始终不温不火。

 


(责任编辑:)


中电动车网版权声明:
中电动车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作品侵犯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和删除。

相关阅读

用户评论

游客
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快讯 更多>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