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国家“新政”考 拆了篱笆谁会得利

来源:腾讯汽车      2014/7/28   浏览4090次   

 

与2009年“电动汽车大跃进”的政策盲动相比,今年国家产业政策对新能源车的扶植明显落到了实处。继7月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免征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之后,7月21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提出6个方面25条具体政策措施。有这些具体政策助力,不仅2014年或可成新能源汽车“爆发元年”,而且势必将对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的车企战略调整产生重大影响。

 

我们不妨先看一下新能源车的现状: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14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销量20477辆,同比去年增长2.2倍,上半年的销量已经超过去年全年销量。这其中,比亚迪占据了新能源乘用车销量近一半,而比亚迪秦则以5357辆的销量成为上半年销售冠军,占插电式混动车销量97%;奇瑞、众泰、江淮的纯电动乘用车上半年累计销量也基本超过或接近千辆。无论从总量还是企业自身,都有非常明显的、大幅度的同比增长。

 

这种大幅度的同比增长说到底不排除“政策市”的作用,“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保持这种增长势头,依然需要政策的稳定支持。但与国家层面明确的利好政策相比,地方政策并不明朗。以北京为例,其新能源车补贴政策相当保守,仅对纯电动汽车给予补贴——联想到北汽在新能源车项目上现有的产品,其原因不言自明。在北京摇号概率如此之低的情况下,不限号的新能源车上半年上牌量仅仅331辆,北汽E上半年产销为391辆、而其中353辆为6月产,真是有趣的数字!

 

与北京相比,上海对新能源车的扶植政策胸怀博大:其政策补贴上牌双管齐下,将包括插电式混动车在内的多款车型纳入目录,除享受3万元的地方补贴,还可以免费获得价值7万多元的专用新能源车牌,同时区级财政再给予1.5万至2万的补贴。上半年已办理1436辆新能源私家车免费牌照,超过2013年全年销量(581辆)的2倍。而实际上,上海的“地产新能源车”(包括上汽荣威(微博)、上海通用等品牌)上半年总产量不足300辆,这样的市场胸怀无疑是为了更大的目标,同时也更能得到国家的认可。

 

藩篱正在撤去!上海已经做出表率,而这个政策不仅带动了上海周边包括江淮、众泰等车企的新能源车发展,更为上汽集团自身产品未来扩大生产后的销售扩张攒了人气。前文提及的《意见》明确标注:各地区要执行国家统一的新能源汽车推广目录,不得采取制定地方推广目录、对新能源汽车进行重复检测检验;不得阻碍外地生产的新能源汽车进入本地市场,以及限制或变相限制消费者购买外地及某一类新能源汽车——换而言之,无论某些地方政府是否愿意打破藩篱,国家宏观政策已经开始“强拆”。选择主动还是被动应对,这考验地方政府的政治智慧。

 

“保护出笨蛋,竞争出强者”,我尊敬的前辈李安定(微博)老师在某次论坛上就自主品牌发展而提出的意见振聋发聩,而这句话同样也可以送给那些拼命想要“守住山头”的地方政府和他们想要“保护”的车企——其实,如果你们真的想要发展新能源车,就一定不只想要他仅仅局限于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拆掉的篱笆同样也为你们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当比亚迪、江淮、众泰等品牌能够顺利“进京赶考”之时,你们的车辆只要质量够好,也应该一定跑遍全国。

 

 


(责任编辑:)


中电动车网版权声明:
中电动车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作品侵犯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和删除。

用户评论

游客
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快讯 更多>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