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从国家863计划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重大项目监理咨询专家组组长王秉刚处获悉,中国科学院及中国有色金属研究院正在对开展下一代动力电池技术进行研究,并讨论组建中国汽车动力电池研究院。
据悉,目前制约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主要技术瓶颈即是电池容量难突破,导致续驶里程短,进而无法达到替代传统燃油汽车的水平,而且这也是世界性难题。不过从目前消息看来,日本已集合多所大学及企业进行高能量密度电池的研究,目标为2015年达到300Wh/kg(可支持电池车行驶300公里);2030年达到500Wh/kg(可替代传统燃油汽车的水平)。
王秉刚表示,目前我国较好的磷酸铁锂电池的能量密度可以做到100Wh/kg,可以支持行驶100公里。同时我国部分电池企业正进行下一代电池的研发,采用三元材料与改性锰酸锂等,其能量密度最高可达180Wh/kg,可支持最高200公里,预计两年内实现产业化。
从事多年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生产的环宇赛尔新能源总经理司海健在近日举行的2012(第三届)中国电动汽车全产业盛典上对《证券日报》坦言,新能源电池是个高投入的产业,而且国内新能源汽车刚进入商业化运作,各商业模式还未盈利,虽然公司已注入英国欧瑞基金,但主要还是集中于目前商业应用较广的磷酸铁锂电池,对于密度更高的动力电池研发,企业还是杯水车薪。
这也是王秉刚所担心的,由于零搞碎打的院所研发居多,更先进的电池技术研发我们并不领先,因此还是期待政府的牵头与推动,并上升至国家战略为上。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