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获突破

来源:四川省科技厅      2014/8/21   浏览4303次   

[摘要]随着2013年9月17日《关于继续开展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工作的通知》的正式出台,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又迎来新一轮的发展机遇。

随着2013年9月17日《关于继续开展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工作的通知》的正式出台,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又迎来新一轮的发展机遇。电动汽车作为新能源汽车中的主打,始终是最受“关照”的补贴类型。即使如此,成本高、充电难、续航能力差仍然是电动汽车未能快速打开市场的三大瓶颈。

 

成都联腾动力控制技术有限公司作为西南地区具有较强创新实力的电动汽车系统解决方案整体提供商和关键零部件开发及动力总成系统集成商,2013年作为牵头单位,联合成都客车、东风电机、电子科大、能宝科技等合作单位,承担了省重大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电动汽车动力系统开发》,近期在突破电动汽车发展三大瓶颈上取得可喜进展。

 

一、交流双诱导永磁同步电机的开发。公司与乌克兰电动力学科学技术实验室 Scientific-research Electrodynamics Laboratory (EDL)、Lakatosh Valentin Pavlovich院士团队三方联合开展研究,此项目作为公司2014年发展的重点科研项目之一,目前已完成原理样机的研制并进入实测工作,功率密度高达10.4kW/kg,转矩密度高达51.5Nm/L,指标超过国内现有领先水平3.0kw/kg,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有望于9月进入装车阶段。

 

二、电池能效管理系统开发。公司与乌克兰电动力学科学技术实验室 Scientific-research Electrodynamics Laboratory (EDL)联合开发的第二项重大科研项目,可有效提高电池的能量使用率,使现在电动汽车发展突破电池能量密度受限的瓶颈。长安睿骋搭载300kg采用该系统控制的电池已完成续驶里程的480km路试,效果良好。

 

三、车载超大功率充电装置由公司自主研发,可直接采用交流380V标准交流电插座进行快速充电,结合特有的电池分组技术,最高实现30分钟补电90%。同时兼容现有已经建设的充电设备和家用220V充电模式。

 

以上三大变革性技术从根本上解决了整车成本、续航里程以及由于基础充电设施投入大、建设难造成的电动汽车发展瓶颈问题,其带动产业及产业链发展意义重大。

 

新能源电控、动力总成系统是电动汽车产业中的核心部件,在产业链中起作承上(整车)启下(电池及电池材料)的作用,是新能源汽车最具核心竞争力技术,具有带动地方相关产业及技术发展的重要意义。未来几年,公司将扩大国际技术合作的领域,将涉及电池制造技术、电池材料技术、大功率半导体技术等电动汽车产业链关键技术的技术交流及引进,为全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做出贡献。

 


(责任编辑:)


中电动车网版权声明:
中电动车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作品侵犯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和删除。

相关阅读

用户评论

游客
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快讯 更多>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