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电动汽车发展 需要发挥政策导向的正激励作用

来源:人民政协报      2014/9/16   浏览4493次   

[摘要]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国家税务总局原副局长许善达目前又有了两个新身份: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成员和联办财经研究院院长。

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国家税务总局原副局长许善达目前又有了两个新身份: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成员和联办财经研究院院长。

 

在不久前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成立大会上,许善达表示,电动汽车产业是一个综合性产业,不但有众多技术问题需要解决,而且还涉及商业、成本,甚至和其他行业的关联问题。所以除了技术突破,还需要商业模式创新,要有一个集成的研究(组织)才能推动事业发展。

 

许善达提出,应当打破将学术等同于技术的概念,融入更多领域的专家学者。“因为现实中间不可能孤立研发技术,电动汽车产业是综合性的。”正因此,许善达在分析电动汽车发展的问题时,并不局限在技术和产业的角度。

 

在9月13日召开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化与改善城市环境主题沙龙上,许善达首先从能源结构与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分析了发展电动汽车的重要性。

 

许善达表示,针对我们原油对外依赖接近60%这个格局,怎么样实现“能源立足国内”的战略,是我们国家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一系列领域中要统筹来研究的问题,而立足国内的关键是怎么样用国内的能源来降低对外石油的依赖度。

 

“从目前情况看,用油最大的就是汽车,只有使用电动汽车才是解决能源立足国内现实可行的一条路径。”许善达说,未来中国电动汽车行业的发展,一定要有这种全局的观念。

 

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许善达表示,我国汽车行业多年发展的历程表明,用市场换技术的战略效果并不是很成功。核心技术必须自己开发,买不来也换不来。

 

“如果未来在电动车领域能像在高铁领域一样,掌握自己的核心技术和品牌,才是我国电动汽车行业的最大成功。这需要政府在政策上作出调整,发挥政策导向的正激励作用。”许善达表示。

 

比如,在财税政策方面,许善达表示,在现行税制下,我国对汽车整车征收消费税在生产环节征收方式,生产环节在哪儿,税收就会留在哪里。这就在很大程度上促成了地方为培育税源而重视招商引资的传统。

 

“这就是地方上一直以来都重视GDP增长、热衷于上马各类项目的一个重要原因。”许善达说,也是形成当前汽车市场分散化、合资厂遍地开花的制度性原因。因为不管在哪个地方,只要和一个外国汽车厂合资,对方就能提供车型,上马一个装配厂,马上就可以卖车,而汽车生产厂商可以获利,地方政府可以收税,不会关心有没有真正引进技术。

 

他认为,现在营改增税制改革后,包括后续的配套改革,比如消费税改革,将由原来的生产环节转移到零售环节后,哪里的车卖得多,消费税收入就多,这是政策导向的正激励作用。

 

在他看来,另一个需要发挥政策良性导向作用的重要方面在研发领域。

 

“我们现在的考核制度,要考核利润,研发投入越多,利润越低,这是一种负的激励机制。”许善达表示,现在国家统计局已经在研究,将研发资金从企业成本中拿出来,作为投资来计算,研发投入的资金越多,也就是投资增加得越多,这将促使企业加大研发投入。这对地方政府来说会产生政策导向上的正激励作用。同时,我们提出,与统计指标体系改革的同时改革企业财务和税收制度,研发支出不再实行税前列支,而是作为投资处理,再出台税收配套政策,就可以对企业形成政策导向上的正激励机制。这项改革完成就可以在我国形成对政府和企业都产生巨大导向作用的对研发创新的正激励机制。中国的经济必然会持续健康发展。

 


(责任编辑:)


中电动车网版权声明:
中电动车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作品侵犯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和删除。

相关阅读

用户评论

游客
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快讯 更多>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