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特斯拉汽车公司(Tesla)首席执行官埃伦·穆斯克(Elon Musk)表示,该公司出产的电动汽车需求之旺,可谓一车难求。他也许并不是在夸大其词。
我们致电特斯拉位于纽约市的一个销售中心,询问了有关Model S在圣诞购物季的交付情况。经过一番踌躇之后,这位销售员说,他或许可以“捣腾出一辆来”。整个纽约大都会区现在就剩下两辆Model S现货,一辆黑色的运动款和一辆红色的。或许圣诞老人会选那辆红车来搭配他的服装,不过我们宁愿要那辆配有85千瓦时电池的黑车。
尽管10.4万美元的售价令人咋舌,不过我们却认为这种不断增加诱惑的想法不错。高性能版Model S要比配有60千瓦时电池的标准版Model S贵出一大截,后者的零售价为7万美元。几天之后,我们再打电话过来,才知道那辆黑色的已然卖掉。唉。我们可能要加入Model X的排队名单,这是特斯拉将在明年发售的全天候、四驱型电动SUV。我们要靠它来应付美国东北部的极地气旋。
穆斯克计划在2015年底之前,将汽车产量从目前的每周1000辆提高至2000辆。即便能够提升产量,特斯拉汽车也照样会销售一空——它已经拿到了7万辆定造车的订单。即便汽车产量和订单实际上会大幅增加,但穆斯克保守估计,该公司在2015年大约会生产5万辆新车。今年8月,特斯拉对位于加州弗里蒙特的工厂进行了升级,新增一条生产线来组装车身骨架,以增加产量和提高精度。“这就像是在给从高速公路上滚下的巴士更换轮胎一样,”穆斯克解释说。尽管该公司2015年的营收预计会达到60亿美元,不过穆斯克却并不满意……而且他也变得越来越没有耐心。
然而,穆斯克的雄心壮志却并不仅限于此。他想要把世界上的所有汽车从烧油转变为电力驱动。为此,他需要激励自己的竞争对手去采用新的电气标准并创造新的动力——和资金——来对老化的电力基础设施进行升级,以支持从化石燃料向可再生能源的转型。鉴于2013年全球的汽车产量达到6500万辆,所以特斯拉对于解决全球碳危机做出的贡献微不足道——据穆斯克说,公司在2014年能生产出3.3万辆汽车。
穆斯克在今年宣布公开特斯拉的专利技术,旨在鼓励其他汽车制造商利用该公司的研发成果进行技术追赶。允许竞争对手模仿其技术或许是个错误,但是却有助于推动特斯拉技术成为事实上的业界通行标准。此外,在政府面前,特斯拉即便享受专利保护也可能是形同虚设,而全球汽车产量有很大部分是控制在各国政府(通过国营企业)手中。但如果方方面面都能够参与到绿色革命中来,由此形成的团队合作气氛或许会有助于开展电网升级改造,从让特斯拉把超级充电站建设到全球各地。
从该公司的官网得知,特斯拉的充电网络内目前已有272个充电站(132个位于美国,欧洲和亚洲分别有102个和38个),并向特斯拉用户提供免费充电服务,即便大多数用户会在家充电(在美国,安装充电桩的家庭有2000万户)。穆斯克或许需要上万个充电站,来与遍布每个角落的加油站所提供的便利性一较高下——仅在美国,就建有12.2万个加油站。世界各地的电网必须进行一场大改造,这样才能承受得了新增的载荷,并且把蓬勃发展的太阳能发电利用起来。碰巧的是,穆斯克也覆盖了太阳能产业。
穆斯克目前担任光伏发电公司太阳城(SolarCity)的董事长,并任命其表兄弟林登·赖夫(Lyndon Rive)担任该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太阳城公司计划利用太阳辐射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在一次TED演讲中,穆斯克解释说,太阳能是真正的“间接核聚变”,通过利用天空中那座巨大的核能发电机所散发出的一小部分能量,就能满足我们大部分的能源需求。
在另一次高风险的赌博中,穆斯克计划降低昂贵电池的成本,以支持其快速增长的电动汽车公司。穆斯克与松下公司(Panasonic)合作,在内华达州投资50亿美元,兴建名为“千兆工厂”的电池工厂。建成之后,这座工厂不仅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电池生基地,还将开发降低能源储存系统成本的突破性技术。千兆工厂除了生产用于特斯拉汽车的锂离子电池,还将生产供电网和(电网系统内或者脱离电网的)住宅使用的固定蓄电池。
穆斯克表示,即使不考虑技术创新带来的进步,单从规模经济来看,千兆工厂可以使电池的成本至少降低30%。我们的消息人士不仅赞成,并相信,在这十年中,随着电池成本曲线不断下降,电池的零售价可能将从当前大约每千瓦时500美元下降至70至80美元。千兆工厂预计将在2017年投入使用。
来自穆斯克竞争对手(粉丝)的说法
按照穆斯克的设想,规模如此庞大的彻底变革,需要大量的资金、全球的合作和坚定的策略。即便面临难以想象的变数,为了将可再生能源推向市场,穆斯克作出了一项项惊人的举措。出乎意料的是,那些竞争对手竟成了他最热情的粉丝。
“除了特斯拉,没有哪个汽车生产商可以在短期内发展成为一个全球品牌,对于这位进取心十足的高管而言,这是一次巨大的成功,”前通用汽车(General Motors)首席执行官、凯雷集团(Carlyle Group)副董事长丹·阿克森(Dan Akerson)如是说,“特斯拉集优美的设计、强劲的动力和一流的工程制造于一体。”
“穆斯克对整个行业发起了挑战,而该行业也不得不对此做出回应。他在与众多巨型对手赛跑,现在稍微领先一些。虽然竞争对手在技术领域落后,但他们却在规模和范围方面更胜一筹。到2018年,你会发现,这场颠覆规则的竞争将会蔓延到全球各地。众所周知,汽车业是一个信奉达尔文主义的产业,全球范围的数百家小厂商最后可能会整合成屈指可数的几家,”而这一切将会为一个新的世界秩序创造条件,阿克森说。
穆斯克也认为,大规模扩大产量的任务非常艰巨。“大规模增产需要经历检测和验证。大规模生产复杂的物体并非易事——Model S由成千上万个零部件构成,而其电池又由7000个电芯组成,”穆斯克说。
用机械来制造机械,其过程是复杂的,需要完美无瑕的机器人技术。高产量也会出现随机性问题,概率或许是百分之一。特斯拉要实现规模化,从具备识别出这些在小概率瑕疵的能力,并想办法补救。
穆斯克或许还会在自己颠覆世界的大业中再进军其他一些高精尖的领域,最后向殖民火星前进。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