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开门”,环保市场谁最热?新能源车,必是其一。
且看岁末年初,一众车企对新年市场的布局,可以预见整个2015年新能源车市场的热度——上汽加大对零部件投入,争取将荣威550PLUG-IN的产能扩充到1.2万辆,而且还会推出改款车型;
长安汽车则表示从2015年开始大举进入新能源车市场,纯电动与插电式混合动力两种技术都会有新产品推出;
广汽计划微调新能源汽车路线,将新能源汽车技术转向增程式电动车;
特斯拉在2015年也会有两款车上市,宝马也透露5系插电混合动力车即将发布,等等。
新一轮造车运动,是否预示着新能源车真正走到了产业化的“拐点”?
特斯拉引爆热情
2014年,业界人士称之为新能源车商业化的元年。而这一轮消费的热潮,无疑从年初的特斯拉Models正式进口中国开始。
特斯拉,被称为“汽车中的iPhone”。因为出生于互联网时代,特斯拉颠覆传统,引来众多消费者的追捧,在国外市场如此,在中国市场同样刮起一股特斯拉“飓风”。马云、曹国伟等国内IT大佬们相继成为特斯拉的用户,更多来自于IT和科技领域的精英们对它趋之若鹜。“榜样效应”之下,普通消费者纷纷追捧特斯拉。一时间,特斯拉成为最热车型,最火话题,甚至于时尚风潮。
特斯拉究竟有多热?尽管特斯拉方面表示不会公布销量数据。但知情人士还是从侧面打探到了蛛丝马迹,自2014年4月份开始到10月底,经中国海关进口特斯拉 ModelS 车型已累计达到3500多辆。这一数据与特斯拉CEO马斯克的预期应该比较接近,马斯克曾公开表示,2014年特斯拉在华销售目标是5000辆,“中国是特斯拉最重要的市场之一,特斯拉在中国受到的欢迎甚至比在美国更加热烈”。
如果当特斯拉是一个明星,那么在其“明星效应”下,新能源车市场的消费热情全面提升。事实上,不光是特斯拉销售火热,仅仅2014年前10个月,比亚迪、奇瑞、众泰和广汽丰田等推出的新能源车销量均超过了3000辆,其余的车企包括北汽、江淮、上汽等在内,其新能源车销量也都不错。
前不久举行的“新能源汽车消费高峰论坛”上,中国电动车百人会成员、科技部电动汽车重大项目监理专家组组长王秉刚就透露了一组数据,2014年1月至11月,国内新能源车共销售5.67万辆,其中纯电动销售2.9万辆,同比增长7倍;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销售2.4万辆,同比增长25倍。王秉刚预计,2014年全年的新能源汽车销售总量将突破6万辆。
这一爆发式的增长,使得2014年被业界定义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商业化元年。
值得一提的是,在去年新能源车的消费热潮中,私人消费市场的异军突起,成为关键引擎。根据统计数据,在2014年新能源汽车的消费总量中,私人购买数量大约占到了70%,剩余30%则为商用车和公共购买。
产业化遇见“拐点”
消费市场的热情,自然带动产业的爆发。
在过去这一年,与市场销量规模相匹配,各大汽车企业推出新能源产品的速度达到了历史新高。进口的有特斯拉、宝马i3,合资的有比亚迪奔驰腾势、华晨宝马之诺,自主的有众泰云100、风神E30L、比亚迪秦、长安逸动EV、江淮和悦iEV5等。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2014年1月至11月,国内新能源汽车总产量达到5.67万辆,比去年同期增长近5倍。
伴随新能源车热的升温,在国家层面,减免新能源车购置税、制定新能源车残值标准、发布政府采购数量要求、实行电动车生产准入管理办法等等,过去这一年,利好政策出台之密集,扶持力度之大也是前所未有。多样化的产品和补贴政策,全方位的充电服务和保养维修让新能源汽车开启商业化元年,同样也遇见产业化的“拐点”。
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新能源车热还将延续,这已成为业界共识。不过,市场到底容量几何?在普华永道思略特管理咨询公司全球合伙人、大中华区副总裁彭波看来,在未来几年甚至更长时间里,中国、美国和欧盟国家将是推动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增长的主要力量,预计到202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会接近美国市场的销量。
“新能源汽车消费高峰论坛”上,业内人士预计新的一年,我国市场新能源汽车将延续2014年的快速增长趋势,保持同比2~3倍的增长,预计2015年产销量将达15万辆到20万辆。
有着业界公认的美好前景,车企对新一年市场当然信心满满。
早在2014年3月,特斯拉全球总裁马斯克首次来华,就展现了其扎根中国的决心,表示特斯拉将在上海、杭州、广州等多地建立城市展厅。而在前不久的中国新能源汽车消费高峰论坛上,特斯拉全球副总裁金俊也透露,特斯拉在2015年将有两款车上市,第一款是Model S P85D,它是Model S的加强版,第二款车是Model X。特斯拉希望未来三年内,还可以将产品价格拉至40万人民币左右。
上汽作为国内唯一一家在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三个领域全面布局的企业,同样期待在2015年厚积薄发。上汽相关人士透露,上汽在一开始就通过自主研发努力掌握核心技术,未来将加大对零部件的投入,2015年,争取产能扩充同时,还会推出荣威550PLUG-IN的改款车型,而且,接下来每年上汽都会有一款新的插电混合动力车投放市场。
同样,广汽、北汽、长安,以及宝马集团等中外车企都已在这个岁末年初对未来市场做了积极的布局,“野心”可见一斑。
配套还需更完善
新一轮造车运动就在眼前,新能源车遇见产业化“拐点”。即便如此,新能源车的产业化仍有瓶颈待突破。
工信部曾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10月底,有30个城市(群)65个城市出台了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配套政策措施。根据各地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方案申报计划,2013年至2015年39个推广应用城市(群)将累计推广新能源汽车33.6万辆。
但实际情况与目标相差甚远,从2013年1月至2014年9月底,39个推广应用城市(群)累计推广新能源汽车3.86万辆,其中2014年1月至9月推广2.05万辆。即便是今年四季度消费市场热情爆发,完成王秉刚预计的6万辆,到2015年底要实现新能源汽车33.6万辆的目标推广量,还需走很长的一段路。
从全球市场来看,从2011年到2014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分别为4万、11万、20万、40万,虽然增长势头很猛,每年翻一番,但新能源车在汽车产销总量中的比例还很低,仍不到千分之五。业内人士预计,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新能源汽车仍然很难突破10%的市场份额。
新能源车推广的瓶颈究竟何在?大多数消费者表示,只有当电动汽车充电与常规车加油一样便利的时候才会优先选择电动车。业内人士也坦陈,目前我国仅建成600座充换电站、2.6万个充电桩,其便利性远远不能满足消费者的日常使用需要。消费者停车难、充电难的问题,尚未找到有效解决办法。
特斯拉之所以消费市场引爆热情,有一点值得肯定,就是其在充电配套上动足了脑筋,尽可能地为其消费者提供便利。不过,金俊坦言,特斯拉的市场推广同样面临困惑,充电设施建设过程涉及电网、地方政府、物业等很多环节,单独依靠企业来推动,多方利益很难协调。
除了配套基础设施的建设亟待完善,新能源车电池寿命短、续航里程低,以及价格相对高企,均是消费者顾虑的问题。据调查,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续航的理想区间在470公里左右,但实际上我国现阶段大多数新能源车的续航里程都无法突破300公里。但要提升续航里程,就必须要在电池技术上进行改进。
只有配套设施和技术层面的逐步完善和改进,新能源车才能走进越来越多消费者的家庭。不过,业内人士也提示风险,新能源车市场前景美好,但市场各方也不能过于乐观。就国内而言,新能源车商业化、产业化,都仍处于起步阶段,还需要一步一个脚印地往前走。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