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可谓是中国的电动汽车元年。随着“炙手可热”的特斯拉进入中国,以及财政补贴政策发挥作用,电动汽车市场竞争四起,国内主要汽车厂商纷纷加入,华为、阿里巴巴等的进入也使电动汽车成为了“互联网+”行业。
2015年的电动汽车市场或将迎来高速成长,开年即风生水起。1月13日至14日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首届论坛在北京举行,行业管理部门、专家,以及汽车界大腕悉数到场,共商电动汽车产业发展新生态;15日,京沪高速快充网络全线贯通投入使用,成为国内首条具备电动汽车快充服务功能的高速公路。此举意味着,不少朋友可以开着电动汽车回家过年而不用担心充电问题。
电动汽车大规模进入家庭还远吗?低速电动汽车何处去?新能源公交车如何走向产业化……让我们来听听汽车界大腕,北汽徐和谊、比亚迪王传福、江淮安进、奇瑞尹同跃、吉利李书福,以及特斯拉、大众的代表,如何看待当前电动汽车的发展。
北汽集团董事长徐和谊:
做市场需求的电动汽车,不搞唯技术论
2014年在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史上是一个历史转折点,全年销量突破6万辆,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新能源汽车市场。当然这6万辆对比整体2349万辆的汽车销量,比例还很小,但是我想,星星之火已经点燃,2015年将是一个高速成长期。中国的电动车市场也一定会像互联网产业一样成为全球第一。
做市场需求的电动汽车,不搞唯技术论。应该承认,电动汽车是政府为解决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而催生的产品,一开始电动汽车的研发是围绕着政府的需求转,政府是我们的最大用户。但是随着私人用户市场启动,我们就必须完成从政府驱动向市场驱动的转变。要生产市场真正需要的产品,这时候我们就不能只考虑我们的产品,采用的是否是最先进、最尖端的技术,更要考虑它的安全可靠性、使用的便利性以及其综合成本。不管低端还是高端,不管家用、商用还是公共交通使用,只要有市场需求,我们就开发生产。
电动汽车不仅需要好的产品,更需要好的基础设施,好的商业模式和好的售后服务,后边这三个要做不好,电动汽车市场就很难大有起色。电动车要获得市场认可,特别是在当前油价连跌、基础设施不健全的环境下,可以说非常艰难,但是我们如果不这样一点点去想方设法地让消费者了解、熟悉电动车,感受到它的优点,只坐等政府去培育市场,要想成为电动车的强国,只能是一句空话。
因此,我们企业做电动车要有定力,不摇摆,扎扎实实一步步推进,同时政府、媒体、消费者以及全社会都要形成合力,方能有所作为。发展电动汽车这样一个新兴产业的确需要艰苦卓绝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努力,改革创新,我们一定会迎来电动汽车发展的新时代。
比亚迪股份公司董事长王传福:
开发符合市场、接地气的产品,需求就很旺盛
有两个文件很重要,一个是《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2015年可以达到25万台。我们认为,只要你能够开发符合市场,能够接地气的产品,需求会很旺盛。到2020年达到500万台应该不在话下。
第二个文件是《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指导意见》。很多外国朋友很羡慕,中国有这么一个非常有智慧、非常全面、非常系统的一个文件。财政部等部委公布了2016年到2020年补贴政策征求意见稿,这实际上对整个新能源汽车产业是一个预期的稳定,极大刺激了我们投资的热情。
当然,还有一些问题正在破解,比如地方保护,新能源大巴燃油补贴和运营补贴问题,这是新能源大巴推广拦路虎,这个“虎”不打掉,很难让新能源大巴成长。
在公共领域,我们认为推动纯电动汽车,无论从社会效应、经济效应等多方面看,应该是一个最佳选择。公交电动车对整个城市的环保,特别是PM2.5的改善,应该是很大的推动。其次,公共交通,像大巴、出租等,基本上是固定路线、固定区间,有时还是固定时间。这样就给电动化带来了很多契机。大巴晚上需要停车场,不需要额外增加充电场地,晚上补电还可以把低峰的电充分利用起来。出租车也是一样,特别适合于充电设施的建设。
另外,政府有话语权。大巴和出租,政府有很强的影响力。伦敦今年计划达到1千台纯电动车,国内深圳、南京等多地开始使用电动出租车。
另外一个领域私家车。我们认为短期或者是十年应该以插电式为主,纯电为辅。城市汽车限购限行是一个新常态,未来5年不出所料都会限购或者是限行。这对传统汽车是忧,对新能源汽车是喜,比如像深圳,一限,差不多两万台新能源汽车的指标就呈现出来。
美国人写过一篇文章《谁杀死了电动车?》,实际上是石油公司。这是一场革命,电池和发动机是你我不容的关系,就像石油和电一样。插电式的电动汽车,多方都能妥协,发动机也用,电也用,产业界能妥协,社会也很满意,政府又能够解决短充电的软肋,百姓也愿意购买,这就是市场,这就是接地气的市场。
大众汽车集团董事、中国区总裁兼CEO海兹曼:
变“在中国制造”为“为中国而造”
全世界人民都在讨论有关可持续发展问题,我觉得随之而来就是可持续的出行模式。
毫无疑问,在研发电动汽车方面,我们必须要积极努力,因为这是我们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特别是汽车二氧化碳排放的一个重要的方面。
大众汽车坚信中国政府正在向着正确目标前进,中国未来一定能够实现可持续的汽车出行。大众汽车一直清晰认识到自身的责任,这就是我们为什么在中国、在世界积极致力于发展可持续的汽车,未来将更加关注环保型的技术,希望把“在中国制造”变为“为中国而造”。
我们相信插电式混动电动车有极大的潜力,比如说他们可以实现零排放,可以实现更长的距离,而且可以有更多的驾驶乐趣,而且他们充电也很容易。可以在你上班的时候或者是去逛商场的时候,就可以来充电并且实现更长的续航里程。未来我们将会着重研发在不改变电池大小和重量情况下,使电池能够提供续航300公里。
今年我们将会引进奥迪系列的电动车,其它系列(辉腾)、(途锐)等有可能在中国出厂插电式混动车。
作为一个外国的汽车生产商,我们非常高兴能够在中国做生意,也非常愿意在中国发展,我们希望中国市场能够有透明和公平的竞争环境,我们希望能够把国内厂家和国外厂家一视同仁,包括在市场准入和政府鼓励政策方面能够一视同仁。
中国积极重视可持续发展,我们大众也非常重视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我们非常愿意为此做出自己的贡献!
江淮汽车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安进:
平民化的路线才能加快电动车产业化
近年来随着环保意识逐渐提升,国家及公众对新能源认识提升,从实际推广效果看,新能源汽车增幅很大,但是与预期还有很大差距。
当前,新能源汽车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购车成本问题。目前国内市场销售的绝大多数电动汽车售价都明显高于同类燃油车,而且这还是除去国家和地方多级补贴后的售价。市面上高大上的产品炒得很热,平民百姓买的不多,当下国内燃油车最大的消费群体是百姓,百姓愿意买性价比高的产品。当前新能源汽车,首先缺乏规模化的销售,制造也难以形成规模化。只有激发大众需求,成本才能突破。
其次,完善社会化的社会服务体系也必不可少,尤其是充电桩和充电设施的建设进展缓慢,滞后于电动车产业发展速度。
还有商业模式创新问题。当前我国电动汽车的商业模式不断优化,杭州自驾租赁车,深圳车电分离融资租赁模式,北京纯电动车推广模式,郑州新能源公交车推广模式等,分时租赁的国际推广模式也逐步引入国内主要城市,但现有商业模式难以满足新能源发展需求,仍然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是因为现有商业模式正常运行还要靠政府补贴,无法实现独立经营。现有模式也没有研究与城市规划、电网改造、土地经营等各个环节相结合的问题。
对于电动汽车的发展,我们认为,电动汽车还是要走平民化路线,就是要生产推广消费者需求规模大,对节能减排影响大,又买得起的产品,紧紧抓住客户保有量工薪阶层。这样的市场定义和产品特色或许更符合中国实际情况,也才能够更加有效推动电动车商业化,才能拉动整个产业链的技术创新,降低购车成本,形成产业良性循环,而不必过度追求大型化和跑车化的一些高指标。
此外,市场不能被割裂。现状是,88个示范城市88个补贴政策,很多地方只有意见没有细则,信息不对称,市场被条块化。要解决区域需求和地方政策错位问题。同时要破除地方保护,保证政策的宏观性和延续性。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尹同跃:
不管有多热,还是要把产品做好,还是要安全第一
在电动汽车发展氛围非常好的情况下,质量不能出问题。质量出问题是行业的灾难。我建议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去做,不管市场有多热,我们还是要把产品做好。不管电动车叫什么名字,走什么技术路线它还是车,还是要安全第一。零部件要求也应该严格按照零部件汽车传统行业的要求来做,按照流程来做。
第一,对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