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政策的大力扶持为电动汽车在中国的销售市场赢得了一定的份额,但是仅靠利好政策恐难以让电动汽车在市场上大放光芒,如何推动电动汽车商业化进程、真正大规模启动私人购买电动车的消费市场,是目前摆在整个产业界面前的难题之一。
1月25日,在北京市发改委、科委、经信委、交通委、住建委以及财政局等部门支持和指导下,由北京新能源汽车产业协会、北京新能源汽车发展促进中心共同主办的“北京蓝 我先行”电动汽车进社区系列活动在首钢金顶街五区居民小区正式启动。该活动旨在搭建起消费者与电动汽车之间的“桥梁”,实现消费者与电动汽车之间的“零距离”接触,希望借此进一步加深普通消费者对于电动汽车的了解,促进电动汽车的普及及推广。
“对于电动汽车来说,北京是一个开放的市场,是一个示范市场,更是一个潜力市场。”启动仪式现场,北京新能源汽车产业协会秘书长赵景光如此表示。据他介绍,截至2014年底,北京市全年累计推广包括8050台新能源汽车在内的清洁能源汽车共1.3万辆,其中,纯电动小客车推广数量近7000台。
作为新能源汽车示范城市,与其它城市相比,北京市在购买政策、产品选择、基础设施建设上都显得更加完善。在购买层面,北京市为新能源小客车建立了单独的摇号配置系统。根据规划,在2014-2017年每年15万个新增汽车指标中,北京市将分别拿出2万、3万、6万、6万个指标用于新能源小客车购置。而从前几次北京市个人示范应用新能源小客车指标通过审核数小于指标配额的现状来看,基本属于“无需摇号”的状态,可以说从政策上为新能源汽车尤其是电动汽车的推广给了有力的保障。
一直以来,基础设施建设的不够健全是电动汽车产业发展的重大阻碍之一,这让诸多消费者的“里程焦虑症”成为了一种顽疾,而这一顽疾或将在不久的将来得以“治愈”。根据《北京市电动汽车推广应用行动计划(2014-2017年)》的要求,到2017年,在社会公共停车场、交通枢纽停车场(含P+R)、大型商超停车场、高速公路服务区、电动汽车专业销售(4S)店、具备条件的加油站等建设10000个快速充电桩。
据北京市发改委副主任高朋介绍,截至2014年底,北京完成近1500个公共领域快速充电桩建设,其中60%的充电桩位于五环内,中心城区基本形成服务半径5公里的充电网络。建成高安屯、航天桥、四惠等五个大中型充换电站,98个充电桩群;私人充电桩已建、在建数量超过2000个。
目前,大量社会资本已经参与本市新能源汽车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据北京市发改委日前表示,对所有符合条件的、对外开放的公共充电站建设,都将给予建设投资30%的资金补助。
与此同时,高朋透露,未来北京将征收充电服务费,目前也正在对服务费标准进行研究,原则上希望以市场为导向,让充电站运营方可以自主定价。但是在运营初期,为了保证市场的稳定发展,“不排除采取市场指导价的可能。”
据了解,此次“北京蓝 我先行”电动汽车进社区活动,除向市民展示电动汽车产品外,还包括电动汽车“政策进社区、知识进社区、配套进社区”等系列问题的宣传和推广活动,同时,现场也有车企的专业技术人员针对产品进行现场讲解,并开展预约试驾、购车优惠等活动。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