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西梧:自行车频丢难题考验民众的政府信任

来源:中国产经新闻      2007/4/17   浏览3395次   

文/本报特约评论员 李西梧

在当今中国的城镇,如果哪个家庭没有遭受丢失自行车的苦恼(从不骑自行车的除外),那他一定是万分幸运的。据公安部披露,我国自行车每年被盗400万多辆,其中电动自行车70多万辆,经济损失超过20亿元,半数以上城市家庭有自行车被盗经历。

在我们这个“自行车王国”,大多数百姓仍把自行车作为代步工具。目前全国自行车保有量达4.7亿辆,其中普通自行车4.2亿辆,电动自行车4.2亿辆。对一般的家庭来讲,买一辆也就花三二百元,可丢失一辆自行车引发的愤慨和憋屈却远超过其价钱的损失,会带来连锁反应:丢失的自行车一般都是新买的,刚骑没几天就被盗,很令人愤怒;如今自行车丢失往往都是在大庭广众光天化日之下,往往还加了双锁,这种防不胜防令人增加了对治安状况的气恼;丢失车子后到派出所报案,八成是带理不理,不当回事,更给人火上浇油;自行车丢了,但车子还是要骑的,买还是不买,再买了还丢怎么办?事情发展到此,已是气不打一处来了。

气不打一处来,肯定是要骂娘,骂小偷的可恶,骂社会治安状况的恶化,继而就要骂到政府对民生疾苦的漠视。的确,4.7亿辆自行车,起码涉及到3亿个家庭。自行车与其他物品不一样,不能藏在家里掖在身上,是必须骑出去并存放在外的。如果每天存车时都提心吊胆,上班时惴惴不安,如何能心情舒畅?今年以来,关注民生成为各级领导频率最高的表态,而涉及3亿家庭的利害关系就是很大的民生问题。自行车屡屡被盗,并不是近几年的事情,已成为令民众深恶痛绝的社会顽疾。要再拿不出有效的办法来进行治理,首先影响的,是民众对政府的信任。

政府信任,是指民众在期望与认知之间对政府运作的一种归属心理和评价态度。长期以来,由于我国民主政治体制改革的滞后,各级政府把自己主要定位在经济建设主体和投资主体的角色上,而民众则更希望政府更多承担起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自行车是小偷偷走的,政府官员可能以为是社会常见的小偷小摸行径,不足为奇。但老百姓却不认为光是小偷的问题,而是政府管理不到位,公共服务不尽心所致,很容易迁怒于政府职能上的不作为,百姓疾苦上不关心,在很大程度上损害的是政府的威信。

可喜的是,有关部门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的重要性。近期,公安部门将在全国开展治理自行车被盗的专项行动,与此同时出台了“治本”的3条措施:一是由生产企业给出厂的自行车编码,确定每辆自行车的“身份证”;二是实行自行车购销实名制,将信息存入全国自行车防盗信息;三是建立盗车人“黑名单”,对再次抓获的人进行从重处罚。

这几项措施应该说很有针对性,但能否从根本上解决自行车频丢的顽疾让人不敢抱太大的期望。无论“身份证”也好、实名制也好,主要是借用了汽车的管理办法。其实,这些措施在过去购买自行车都有,比如打钢印、发小本,车主基本上填的都是实名,却没有因此而得到更多的保护。从重惩处偷车惯犯,更是“源尾”治标的举措。百姓最期待的,还是政府部门对此问题的重视:对建立安全存车场所的重视,在单位、学校和公共场所,能设有规范的停车场,有专人看管;对车辆丢失后报案的重视,公安部门能主动去察看现场,登记备案;对案件查处的重视,表现出应有姿态,不要敷衍应付;对整治二手车市场的重视,彻底摧毁二手车黑市已形成的偷、运、改、销“一条龙”犯罪链条;对被偷车辆返还失主的重视,每查缴一辆赃车,能及时查到车主,告知失主,不要只在媒体公示一遍了事。

当然,要完善这些措施,政府需付出更大的管理成本。民生问题的成本,既要从经济角度计算,更要从政治的角度考量。政治学上认为,对政府管理和服务行为的投入与产出进行经济学式的分析,良好的政府绩效意味着能以较低的投入取得较高的产出,这种产出不仅为群众挽回了损失,更增强了公众对政府的亲和力和接近感。

前段时间,广西对“扫地不力”的13名干部进行了处理,引起社会巨大反响。有关方面对他们处理的理由是“一地不扫,何以扫天下?”这个例子套用到当前治理自行车频丢的顽疾上,是否也可以说“一车安全难保,何以保百姓安居乐业?”

(编辑:中国电动车网)


(责任编辑:)


中电动车网版权声明:
中电动车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作品侵犯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和删除。

相关阅读

用户评论

游客
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快讯 更多>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