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前记者柴静历时一年自费百万元拍摄的纪录片《穹顶之下》,让大众对雾霾的关注度在两会开始前再次升温,而片中提到的汽车尾气排放对环境的污染也在业内引发激烈讨论。不管机动车尾气排放是不是对雾霾做出了主要贡献,使用清洁能源、发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已成为未来发展趋势。
2014年5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示“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由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从政策方面来看,国家对推广新能源汽车的力度不断加大。2009年,财政部、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展改革委四部门共同启动组织实施“十城千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工程,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由科技研发进入到示范推广阶段;2012年6月,国务院印发《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明确提出“到2015年,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累计产销量力争达到50万辆;到2020年,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生产能力达200万辆、累计产销量超过500万辆”的目标规划;2014年,国务院及有关部门先后发布多项加快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政策措施,促使新能源汽车市场出现爆发式增长。
日前,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新能源汽车重点专项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方案》)已结束公开征求意见,修改成型后将逐步进入实施阶段。《方案》中提到,与国际新能源汽车技术相比,我国技术研发虽然起步不晚、速度不慢,但基础较弱,与国际领先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我国对新能源汽车技术的研发从十五年前就已开始,“十五”期间,国家863计划“电动汽车”重大科技专项确立了“三纵三横”研发布局;“十一五”期间,全面展开电动汽车关键技术研究和大规模产业化技术攻关,并成功开展了“北京奥运”、“上海世博”、“深圳大运会”和“十城千辆”等示范推广工程;“十二五”期间,着力推进关键零部件技术、整车集成技术和公共平台技术的攻关与完善、深化与升级。
作为既有政策的延续,《方案》的提出是为了更好地落实《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并为2020年实现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到500万辆提供技术支撑。《方案》的总体目标是,实施新能源汽车“纯电驱动”技术转型战略;完善电动汽车“三纵三横”技术体系和新能源汽车研发体系,升级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技术平台;抓住新能源、新材料、信息化科技带来的新能源汽车新一轮技术变革机遇,超前研发下一代技术;到2020年,建立起完善的电动汽车动力系统科技体系和产业链。另外,《方案》还对轿车动力电池的单体比能量,驱动电机技术水平,纯电动汽车电气化、轻量化、智能化、网联化水平上提出了具体要求;在技术路线发展上提出了形成中国特色插电式电动汽车主流技术路线、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著名品牌和主打车型,以及燃料电池汽车技术取得突破,达到产业化要求,实现千辆级市场规模的具体目标。
由此可见,国家对新能源汽车技术研发越来越重视,这有助于提升国内新能源汽车企业的竞争力。而《方案》中提到“2020年实现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到500万辆”,可见国家对于新能源汽车推广目标规划没有改变。
国际领先的技术水平当然能为新能源汽车推广提供支撑,但要实现500万辆的目标,仅有技术还远远不够。
作为新兴事物要被大众接受并非易事,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就有明显的政策依赖性。这一点在销量上得到充分体现,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2014年我国新能源汽车累计销售74763辆,同比增长3.2倍;而2009~2013年,我国累计推广新能源汽车只有约7万辆。
对政策的依赖在2014年下半年表现得更为突出,根据工信部的统计数据,新能源汽车免收购置税政策出台后,2014年9~12月的平均月产量超过了1.3万辆。粗略估算,若要实现2020年保有量500万辆的目标,我国新能源汽车年销量增长率将要保持近100%的水平。
但是,政策红利不会一直存在。今年年初,财政部、科技部、工业化信息化部、国家发改委联合发布《关于2016~2020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支持政策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提出从2016~2020年,除燃料电池汽车外,其他车型补贴标准将持续退坡。当补贴政策逐渐退去,新能源汽车市场还能否保持翻番的高增速,消费者的购买意愿是否还存在,都需要探讨。
北汽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郑刚曾表示,新能源汽车既是制造业,更是服务业,要为消费者提供产品全生命周期的服务。的确,要实现新能源汽车推广目标,就要打开私人购车市场。而消费者是否选购新能源汽车,除去补贴和牌照优惠政策,考虑更多的则是性价比、驾乘体验,以及基础设施是否完善等。
对于政府来说,要想提高消费者的购买意愿,除了用优惠政策吸引,还要跟进各项配套服务设施。而对企业而言,最根本的就是制造出优质产品。如此,实现500万辆目标的美好愿景看上去才不那么遥远。
(责任编辑:陈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