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商务部的一项统计表明,全球500强已有480家在中国投资建厂,集中在制造业领域,地域以东部沿海地区为主。近年来,先期进入东部沿海大城市的外资生产企业,许多都遇到劳动力成本上升、资源要素紧张、竞争力下降的问题,一些跨国公司选择了将生产基地转移到中西部地区,进行梯度转移。
《上海证券报》报道,联合利华是一家总部设在英国和荷兰的跨国公司,上世纪80年代联合利华重返中国,在广东、上海等地建立了多家合资企业,累计投资达到10亿美元。
近年来,联合利华在中国生产的洗涤产品、牙膏和护肤品等多类产品的成本均高于在印尼工厂的水平。这种趋势如果继续下去,将导致联合利华总部关闭在华生产企业。
从2002年开始,联合利华(中国)公司将在上海的6家工厂陆续搬迁到安徽合肥经济开发区。通过企业搬迁,实行梯度转移,联合利华实现了降低生产成本、扩大发展空间、优化公司治理结构三重目标。
最近两年,广东、上海、江苏昆山一些地区不少外资生产企业也开始实行梯度转移,将生产基地转移到成本更低的中西部地区。
合肥市市长吴存荣介绍说,最近两年,沿海外资企业和内资企业转移到合肥的越来越多,上海的企业最多。上海市经贸委和安徽省经贸委还签署了促进梯度转移的相关协议。
商务部外资司司长李志群认为,联合利华所遇到的问题是先期进入沿海大城市的外资生产企业遇到的共性问题。东部沿海地区从事劳动密集型产品生产的外资企业和内资企业由于成本上升,向中西部地区实行梯度转移是大势所趋。商务部正在实施的“万商西进”工程,就是创造条件,制定相应政策,推进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开放型产业向中西部梯度转移。
李志群介绍说,4月26日在河南郑州开幕的第二届中国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推动产业梯度转移”成为核心内容。为推动沿海产业、国外产业向中部地区转移,商务部等部委和中部六省将在中博会前开展大规模推介和项目对接活动。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部长张小济认为,东部大城市的生产成本优势与周边发展中国家相比正在逐渐消失。一些跨国公司面临转移生产基地的选择,是转向其他新兴市场经济国家还是在中国境内寻找新的投资场所。
他认为,实施地区之间的生产能力转移,面临的风险和障碍甚至可能大于建立一个新企业。因此,仅仅依靠现行政策尚不足以引导东部企业向中部地区转移,需要有一套法规和政策保障企业可以搬得动、搬得起。
张小济提出三点具体建议:一是中央政府应该明令各地政府不得直接或变相干预企业转移和新建生产能力的活动。二是择优鼓励沿海地区已经形成的生产能力向中西部转移。三是应通过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影响跨国公司总部的全球资源配置战略,继续加大对华投资。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