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的“四座大山”与“开山斧”

来源:中国电动汽车网   李昊泽   2015/4/3   浏览6880次   

 

在最近召开的博鳌经济论坛的会议上,“雾霾与健康”、“新能源汽车”等一些字眼再次出现在视野中。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始于21世纪初,2001年,新能源汽车研究项目被列入国家“十五”期间的“863”重大科技课题,并规划了以汽油车为起点,向氢动力车目标挺进的战略。

 

历经14年的发展,新能源汽车已有了长足的进步,从未来的趋势来看,新能源发展之势不可阻挡,但是从新能源汽车目前情况看,其成长之路依然漫长。

 

压在企业身上的“大山”

 

近几年新能源汽车整体却呈现“叫好不叫座”的现状,市场销量不尽如人意,与国外差距较大。我国新能源汽车从2012年销量才开始突破万辆,2013年也仅有1.76万辆,不足两万辆,虽然在201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量有了快速增长,销量就达到8.39万辆。但是,想要完成2015年累计50万辆的产销目标难度较大。

 

从电池的发展来看,新能源汽车在不断地进步,但仍面临着四大难题:保证续航里程、建设配套设施、降低市场价格、缩短充电时间。如果这四方面都取得进步,电动汽车会有很大的突破。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日本方面的技术算得上业内翘楚,无论是混合动力,还是此前公开的燃料电池技术,他们的技术路线是否值得借鉴?

 

有业内人士称:“还是沿着我们原来的技术路线走下去会比较好,从插电式、增程式到纯电动,到最高级的阶段燃料电池,一步一步走”。

 

 

 

国内充电站和电池交换站等新能源汽车基础配套设施建进程缓慢,覆盖面不广,是电动汽车市场“遇冷”的一个因素。各地及企业充电站、充电桩的设备标准不统一、各自为政,导致企业在研发、生产、营销等方面产生混乱,致使新能源汽车整个发展进程较为缓慢。

 

其次,新能源汽车市场售价仍较高;再次,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概念认知不足,国内消费者对于电动汽车几乎没有太多的认知,大多消费者只是听说过电动汽车但缺乏深入的了解。

 

据了解,目前在中国市场,消费者对纯电动汽车的接受度不够,消费者对纯电动汽车也有行驶里程、充电便捷性等方面的顾虑,不少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性和操控便捷性存有质疑,而事实上新能源汽车是操作简易、安全驾驶和质量可靠的产品。因此,消费者对电动汽车的认知度也需提高。

 

企业的“开山斧”

 

“要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必须有政府强力的推动和支持。”广汽集团董事长张房有曾在博鳌亚洲论坛“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的选择”分论坛活动中说道。

 

目前,中国政府已经宣布将逐年减少对新能源汽车的补贴,但在张房有看来,降低扶持力度还不到时候,政府在保持支持力度的同时还应该加速推出准入规范,主导基础设施建设。

 

政府不仅仅只有政策扶持的作用,同时应该还有协调的功能。最重要的是企业要有信心,只有企业对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抱有信心,才会有资金的流入,产业才会有所发展。

 

 

在目前纯电驱动的新能源汽车的市场上,我们可以看到有多种电力驱动方式的汽车,如纯电动、增程式、插电式,还有燃料电池式。那到底哪种方式更适应中国国情,更有利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呢?这需要敢于去尝试。

 

从表面上看,新能源汽车的企业由讲得多转为做的多;从销量上看,新能源汽车销量数字在增长;从关注度看,消费者也在关注电动汽车的发展趋势;不管如何,新能源汽车是在向前发展而不是倒退。

 

信心是企业的斧刃,政府政策的好比“斧柄”,二者结合才能够让企业更好地握住斧头,劈开“大山”。

 

 

 


(责任编辑:李昊泽)


中电动车网版权声明:
中电动车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作品侵犯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和删除。

相关阅读

用户评论

游客
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快讯 更多>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