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我”不会轻易退出历史的舞

来源:宿迁新闻网      2007/4/19   浏览3780次   

1790年,法国的西夫拉克伯爵(ComtedeSivrac)将两个轮子装在木马上,人骑在上面用脚蹬地前行,称木马轮。由此开始,自行车诞生了。自行车诞生于法国,但从20世纪开始却在亚洲的中国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普及和发展。据统计,至2005年,我国每百户城市居民拥有120辆自行车,每百户农村居民拥有98.4辆自行车。全国自行车社会保有量4.7亿辆,其中普通自行车为4.2亿辆,电动自行车5000万辆。现在中国的自行车产量、消费量、出口量均居世界第一,是举世闻名的自行车大国。每天清晨和日落时分,滚滚车流在中国的城市中碾动,这是最为壮观的一道风景。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自行车就在中国迎来了自己的辉煌时刻。那时候,缝纫机、自行车、手表是跨入富裕生活的象征。女子结婚,如果陪嫁品中有辆自行车,是很风光的,很多姑娘是坐着自行车出嫁的。拥有一辆永久、凤凰自行车是多少人心中的梦想。河北省石家庄市志里有这样一段记载: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自行车供应紧张。1962年直至1986年,自行车主要是上海产的“凤凰”、“永久”和天津产的“飞鸽”,一律实行凭票供应。1962至1963年之间,“凤凰”、“飞鸽”和“永久”的标价高达每辆650元。自行车的盛况一直持续到了上个世纪90年代初。“1990年,我买了辆带变速的山地车,当时这种车还很少,我还给车买了保险哩。后来车被偷了,我报了警,又去找保险公司,可保险公司说又没看到你车被偷,拒绝赔偿。当时,我都心疼死了。”30出头的张先生笑着告诉记者。

然而,汽车的出现打破了众多人关于自行车的“美梦”。中国的有车一族越来越多,即便是到附近的超市购物,也要驱车前往,有时只有100米的距离,他们都会认为太远。在与机动车的拼杀中,自行车很快败下阵来。

“以前自行车丢了,我还报过警。现在啊,丢就丢呗,报警?只会成为朋友茶余饭后的笑谈。”

“我刚当民警那阵啊,丢自行车可是大案要案,只要有人报案,全所都重视得不得了,因为那时自行车可是家里的三大件之一啊,马虎不得。谁要是破了案,还能立功呢!”一位老民警说,“现在这年头,丢个汽车都不算什么新鲜事喽。”

随着内需的急剧萎缩,许多自行车企业面临倒闭的险境。为数不多的自行车上市企业创下了中国上市公司一连串耻辱的纪录:申请破产的深圳中华自行车股份公司,以38亿元的债务成为上市公司中欠债最多的公司;生产“永久”的上海永久自行车股份公司在上个世纪末成为中国第一家职工上街讨要工资的上市公司,永久股份公司董事长顾觉新曾说,当年他们连职工丧葬费都付不出。“这是一个奇怪的行业———几乎没有赢家。”

在遭受冷遇的同时,自行车的待遇也直线下降。在城市规划中,以往堂而皇之的自行车专用道逐渐被蚕食、被吞并。被机动车道压缩得越来越窄甚至消失了的非机动车道,被停在路边的汽车随意“断头”的非机动车道,以及在骑车过程中时不时受到机动车“骚扰”的非机动车道,已经成为自行车一族每天不得不面对的无奈现实。为了省麻烦,也为了显示自己的经济实力,越来越多的人丢掉了自行车,买起了轿车。

当然,就现在的宿迁人而言,买得起轿车的毕竟是少数,对买不起轿车或暂时还不想买轿车的人来说,买辆摩托车或电动自行车,是个不错的选择。近两年,宿迁电动自行车的发展可谓势头强劲。应该说,电动自行车的出现使得原本利润微薄的自行车业的处境更加困难。现在在宿迁,可以明显看出卖电动自行车的店比卖普通自行车的店多。“电动自行车一是快,二是省力,所以虽然家里有好几辆自行车,但我还是决定买辆电动的。而且我们也都三四十岁的人了,还骑个自行车,心里总是有点不舒服。你看周围同事还有几个骑自行车的。我们又不是买不起。”在一家效益很不错的单位上班的刘姐如是说。

“那原来的自行车怎么办?”“放单位车棚呗,卖又不值几个钱。我们单位车棚里有几十辆没人要的自行车,都是同事淘汰下来的。”现实让我们开始怀疑:自行车真的不再适应我们的需要了吗?随着时间的推移,自行车会慢慢在中国消失么?就在我国很多城市把汽车道越修越宽时,英国政府却决定3年内投入3000万英镑,对10万名孩子进行自行车技能的培训,并扩展通往中小学校的自行车道。英国交通大臣道格拉斯·亚历山大表示要让更多的人脱离汽车,培养出“骑自行车的下一代”。在伦敦,目前共有350条自行车专用道。全国的自行车道网络在8000公里以上,可以沿着它骑车穿越整个英国。

在荷兰,自行车道总长约1.9万公里,是全国高速公路总长度的9倍,自行车更是达到了人手一辆。在丹麦,约540万居民共拥有420万辆自行车。丹麦前财政和外交大臣莫恩斯·吕克托夫特也每天骑车上下班,成为丹麦人爱骑自行车的佳话。

即使在美国,也有许多人改变了开轿车的出行习惯,转而骑起了自行车。美国各大城市纷纷开展“全国骑车上班周”活动,呼吁人们“爱上自行车”,以应对高油价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冲击。2006年,美国交通预算为2860亿美元,其中40亿左右将用于修建步行设施,较2005年翻了一番。

他们不富么?他们买不起汽车么?鲜明的对比,让中国人开始思考,当非机动车道突然“消失”,当非机动车道成了停车场,当汽车和电动自行车已成为城市人的主要代步工具的时候,我们是否需要对自行车的价值重新进行定位。

更让我们费解的是,当国产自行车纷纷陷入“低价、低档”的泥潭难以自拔时,捷安特,这家来自台湾的巨无霸自行车企业正在让这个萎靡不振的行业重新恢复信心。这家总部设在昆山的台资企业用了10年多一点的时间,在我们这个传统的自行车王国建立了700家专卖店、700家店中店,销售量从1994年的15万辆猛增到现在的近300万辆。捷安特自行车款式时尚,技术含量很高,虽然价格不菲,仍然一下就俘获了很多都市青少年的心。捷安特中国公司总经理郑宝堂说:“我们一开始就很清楚,如果我们在大陆也去做农村自行车市场,那是没有竞争力可言的。”如今这家年产600万辆自行车、年营业额近50亿人民币的台资公司是中国最大的自行车企业,与其名字(GIANT的中文意思是巨大)显得很般配。捷安特的主打产品是健身、比赛和旅游用的中、高端自行车,还有很多配件,像水壶、头盔、服装、眼镜、锁套等等,顾客购买这些配件的花费几乎占到总消费额的一半。在至关重要的美国市场,捷安特已是仅次于TREK的第二大自行车品牌。

现代研究证明,骑自行车外出,不仅有利于环保,而且从医学的角度上说,骑车能降低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可谓一举两得。现在,自行车功能由代步转向健身、环保、休闲的潜在魅力逐渐展现。

事实证明,不管是现在还是在不久的将来,自行车都不会轻易地退出历史舞台。

风物长宜放眼量。在宿迁,虽然自行车在我们的代步工具中还占有一席之地,但不得不承认,自行车的生存状态不容乐观。在所有代步工具中,汽车应该是目前绝大多数宿迁人的第一选择,一些效益好的单位,明的、暗的为干部职工买私人轿车提供补贴,甚至在干部职工买车后,每月还给予一定补助,以减轻干部职工的养车负担。在这种情况下,一些人借款也要买车,虽然可能买车后,车的最大功能就是上下班,即使班上到家走也就十来分钟、二十分钟的事。

前世之事,后世之师。“汽车时代”的种种弊端已经显现出来,作为一个年轻的地级市,一个以生态为归宿的城市,不能走别人走过的弯路,应该从现在做起,让自行车一直伴随在我们左右。(沈省、王修)

(编辑:中国电动车网)


(责任编辑:)


中电动车网版权声明:
中电动车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作品侵犯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和删除。

相关阅读

用户评论

游客
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快讯 更多>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