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编者按:2015年4月,李一男宣布开始创业,创业方向是是电动踏板车,公司名为“小牛电动”。 小牛电动天使投资人、明势资本CEO黄明明讲述了李一男创业背后的故事以及对于电动车发展的看法。
黄明明/口述 记者采访/整理
首先我要说,遇到一男是我们的运气。这次能和一男合作,还需要从我的经历说起。
七八年前,我投资了汽车之家,这让我比以前更关心和汽车相关的产品和市场。接下来几年里,比亚迪电动车的出现,特斯拉进入中国市场,以及电池产业的升级,这些都让我觉得电动车领域应该出现更加落地,适合中国国情的产品。从技术的角度上讲,我相信,这也是中国企业在全球汽车市场上弯道超车的绝好机会。
因为做早期投资,我先后见过十多家电动车相关的团队。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最终都没有结果。
智能硬件是海陆空立体化战争
跨界已经成为现在很流行的概念,但跨界可真不是说做就可以做到。找到这样的跨界团队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比如雷军,他做了20多年的金山,深度参与卓越、UCweb、多玩,YY、 凡客等公司创建与发展。雷军本身很聪明,也很勤奋,但从互联网跨到硬件方面,有好的经验积累还不够。
后来雷军创立小米的时候,每一位创始成员在各个领域都是资深业内人士,在各自的领域摸爬滚打多年,每个人都经历过完整的产品周期和经济周期。人员齐备,在手机从功能机到智能机更迭的背景下,小米才成为现象级产品。
所以我说,如果说软件的竞争是短兵相见,智能硬件产品的竞争无异于是海陆空立体化战争。
拿一款踏板电动车来举例,怎样做市场前期销售预测,产品的定位选择,模具的开发,供应链的协调,供应商的选择,装配线的支持,库存的灵活调度,资金的配置等等,这些最基本的生产必备元素都是牵一发动全身。同时,还要有软件的研发、市场推广等,具备这些必须素质的团队是可遇不可求的。
准备已久做电动踏板车
认识一男已经有快两年,和他在各种场合会遇见,也会寒暄聊天, 会互相交换项目看法,但一直没有说过电动车领域的创业。
在我的印象里,一男本人特别低调,他很少讲他的过去。他看上去就是个“阳光老男孩”, 打扮非常朴素简单,分析项目很心平气和,沟通有着工程师式直白精简,对高科技行业的发展趋势也了如指掌。
直到有一天,在一个咖啡屋,我和一男聊起电动脚踏车行业升级的事情。之前和汽车之家创始人李想、易到用车CEO周航、猎豹CEO傅盛(微博)等人也经常聊这些话题,所以,那次和一男聊这些之前,我没有料到后来会和一男合作电动车创业。
我记得很清楚,当天在我说完之后,就见一男猛的拍了一下大腿,整个眼睛都亮了。他说:“这就是我一直想做的事情!我可以亲自来做这个事情。”
说实话,我当时的第一反应是以为自己听错了。我心里想,你早就功成名就了,投的上市公司都有几个,你还能跳进去再自己亲自创业?
电动踏板车这个方向我已经想了很久,虽然我不知道一男想这个方向有多久,不过在一男说自己要亲自做的时候,我有一种强烈的感觉,这个坐在对面留着平头的一男,从未离开过软硬件创业的第一线。
在我和一男后来一连串的密集会议中,他对大到市场规模、产品定位、供应链管理,物流和客服,小到电池和车架,结构,外观等都有细致和极为深入的分析和思考。我发现,他其实已经准备很久了。
但真正要投入电动踏板车领域之时,一男说他还要再用4-6周时间去考察市场。几周之内,李一男去了长三角、珠三角地区考察,我们的判断基本一致:这个市场很大,现有的玩家相对分散而且产品远远没有做到极致,是一个适合互联网人跨界的市场。
互联网人改造传统产业
传统电动车产品有很大改造空间。很难想象,有些销售量过十亿的电动车型号,用的都是国外现成模板,很难自己有什么独特的正向设计。而小牛电动最初光开模具就花了几千万人民币。
另一方面,电动车的电池是核心。传统的电动踏板车大多采用笨重的铅酸电池,用着用着电池就充不上电或者续航里程变小,但若采用Tesla用的那种锂电池,价格又会贵了将近一倍。所以,电池和电池管理成为改造的重中之重,这一点我们下了很大功夫。
至于小牛电动的产品细节,我现在没法透露太多。可以透露的细节是,这不会是小众玩家的玩具,而是面向有着每年2000万-3000万的新增用户的大众市场。
现在,我们不想去预估未来这家公司能做到多大。我觉得与其现在就设定一个宏大的数字,不如把现在的每一天的事做好,做到极致更为重要。很多事可以水到渠成。今天的中国社会更愿意关注的是年少成名、一夜暴富,很少有人看到成功者在他们成功之前所付出的无数的辛劳和无数次的失败。对一男,我只有祝福!
(责任编辑:陈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