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四川省德阳市发布了关于印发《德阳市电动自行车综合整治工作方案》的通知的文件。文件中指出:“在源头治理和路面管控方面双管齐下,对电动自行车实现依法管理和规范管理,改变当前电动自行车管理失管、失控、无序的状况……”这些足以表明德阳市准备开始对电动车自行车“动手”了,德阳市政府要下“狠手”了。
文件中明确指出,自2015年6月1日起,凡未纳入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公布的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目录的电动自行车,德阳市内生产企业不得组织生产;凡不符合国家标准、地方法规、规章规定的电动自行车,一律禁止在德阳市销售。
众所周知,若按照国标的话,大街上的电动自行车十辆有八辆不合格。对企业来说,生产符合国家标准的电动自行车根本不为消费者所接纳,消费者也想体验风驰电掣的感觉,旧的标准不适合目前市场的需要。
德阳市对于超标的电动自行车在2015年9月1日起,此类电动车将不得办理注册登记,而在2015年8月31日前,已经购买的电动自行车可以注册登记。所以,近日德阳市必定掀起一股电动车注册登记热潮。
据悉,自上述文件发布之日起,凡未在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注册登记的电动三轮车和电动四轮车严禁上道路行驶。大家买车的目的是什么?当然是为了方便,如何不允许上路,买车又有何用?所以大家要抓紧时间去登记注册,以免车辆无上路“资格证”。
为了规范电动自行车的秩序,当地政府也是蛮拼的,为了达到更好地监督效果,政府各相关部门在做好职能的同时也发挥网络监督的作用,并检查已经获得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的企业的产品是否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电机、电池等部件是否取得“3C”认证。
德阳市也许只是一个开始,别的省市会不会模仿这样的做法,如果全国都按照这种方式去推动的话,那电动车行业的洗牌可能会先一步到来,而主导这次洗牌的幕后推手不是市场,是一场人为的推动。对于电动车生产企业和销售代理来说,这是一种信号与暗示。
(责任编辑:李昊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