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宣布要创业改造电动车行业后,李一男在GMIC上又高调宣布成立牛电科技,并担任CEO。李一男的电动车项目也由此进入正式实施阶段。高调公布项目,创建与粉丝互动的牛电社区,这种种迹象都表明李一男此次做电动车的模仿对标企业非技术见长的老东家华为,而是以产品运营见长的小米。
相同的行业背景
从制造工艺看,当今电动车行业依然停留在传统制造业体系之内,厂家及用户对电动车性能的评判也仅仅在安全性以及电池容量等简单指标范围,还未将舒适度以及互联网相关的分值纳入考核范围之内。
从销售渠道看,当今电动车销售方式多数沿用传统的代理分销模式,各级代理商多用加盟或自营形式进行线下销售。
从行业品牌看,虽然经过多年竞争,但电动车行业始终未有寡头化大企业出现,各厂商虽都自称自己为业内翘楚,但并未有绝对市场优势企业。而品牌的知名度拉动也多以广告投放,明星代言进行拉动,几乎一线电动车企业都会聘请当红明星代言,如成龙、周杰伦分别代言两大电动车品牌。
再看企业利润,均以硬件销售为主,几乎未有任何软件服务收益。如此对比五年前的智能手机行业,其行业生态与电动车行业几乎完全一致。而李一男比雷军运气要好一点,彼时的智能手机行业的大半江山在苹果和三星等海外巨头手中,电动车行业所面临压力要明显小许多。
再根据李一男此前所披露信息,牛电科技将会对电动车行业进行软硬件的革新,将以技术手段提高电动车舒适度,打破长期以来电动车行业流行在低端的窘境,营销方式也以互联网为主。
与当年雷军的小米几乎是一样的野心和路子。
参照小米而不同于小米
尽管参照小米,但牛电科技一些关键节点的做法与小米是大相径庭的。
对待技术方面,由于小米过短的从业经验,使得自身在手机技术专利方面几乎没有任何优势,这也使得小米不得不走向单一拼性能忽略核心技术研发的路子。直至今日,我们在惊叹小米的高性价比手机同时,却从未看到其在专利技术上的太多创新。而对比牛电科技,其核心团队几乎全为技术出身。此前李一男也表示将用技术手段提高电动车蓄电池容量,以破除行业发展最大瓶颈,而关于舒适度以及高端化则有前微软设计师,副总裁胡依林负责。
而市场容量方面,如今电动车用户过多集中在中低消费群中,最有价值的高端用户根本未激活。如果李一男及其团队能够改变电动车的低端化印象,将品牌高端化,以此可获得中高端用户的亲睐,整个电动车市场增长潜力远非当今。而再看小米,虽然小米性能不断提高,但依然改变不了其用户低端化的现实,苹果三星品牌对于高端用户的黏着力过强。
综上不难看出,小米与牛电,雷军与李一男虽然理念一致,但由于其所处行业以及自身情况不同,两者未来的发展潜力是有着明显区别的。
电动车行业能被李一男改造吗?
雷军做手机一路受到友商们的围追堵截,而李一男做电动车,电动车行业是否会群起而攻之呢?铁哥认为几乎不会。
其一,电动车行业未有带头大哥
攻击新企业必有带头大哥,带头大哥的必要条件为:企业大、大哥德高望重且有网络话语权、新企业确实有明显缺陷。再看电动车行业,很难找得出满足条件的带头大哥,牛电科技也未有缺陷供友商攻击。
其二,即便有带头大哥,也不会有追随者
由于电动车行业相对平均的市场份额,各家企业市场份额相差不大。这就使得即便有带头大哥,其他企业也担心围攻李一男分心而丢掉自身市场。有私心在,整个市场就难以真正团结起来去攻击李一男。
其三,传统制造业在互联网公司面前是不堪一击的
传统制造业以卖硬件为生,而互联网公司理念为卖生态,硬件可微利甚至无利。且不论李一男会在电动车方面进行颠覆性技术创新,单就商业模式而言,传统制造企业在互联网公司面前几乎无招架之力的。
由于传统企业的硬件思维,以及在智能硬件在未来电动车核心技术领域的缺憾,使得即便传统电动车企业改变经营思路,短时间内也很难超越李一男所代表的互联网公司。
近年传统行业纷纷被互联网行业改造,如今这把大火烧到电动车领域,随着李一男在电动车领域进行非典型性小米改造的胜利,犹如一针强心针将会加速全行业的互联网化改造进程。
(责任编辑:陈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