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超标”电动车必将获得多赢效果

来源:成都晚报(成都)      2015/6/15   浏览6289次   

 

 

今年1月1日,《成都市非机动车管理条例》正式实施,超标电动自行车将在3年过渡期之后,远离成都的大街小巷。1月1日-6月30日,成都市的电动自行车迎来了集中上牌期,7月1日开始,未上牌的电动自行车将不准上路行驶。一场有关超标电动自行车的治理,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中。

 

当我们将视野拓展,放眼已经对电动自行车进行上牌管理的杭州、武汉、上海三地,就会发现:治理超标电动自行车,鼓励市民使用合标电动自行车,对于市民的出行安全大有裨益。对于整个城市交通管理系统而言,合标电动自行车成为主流,兼顾了市民的出行需求,也发挥了合标电动自行车绿色、环保、便捷的特性,还大大降低了超标电动自行车带来的各种交通事故发生率,让道路资源有效利用得以提升。

 

如果再将目光投射到国外,在欧美许多国家,同样实施的是“宽进”与“严管”并举。“宽进”是指政府支持公民使用合标电动自行车出行的需求,“严管”则是设置了必要的准入门槛,比如在法国,事先设置了一系列严格的技术指标,确保电动自行车的安全性。

 

治理超标电动自行车,除了借鉴国内外的先进经验,还应结合本地实际,加快公共交通出行体系的建设进程。成都的公共交通资源供给在持续增加。成都地铁6号线有望明年开工,到2020年,轨道交通通车总里程将达到380多公里,这也意味着,成都的轨道交通覆盖面将逐步实现“全城一体化”。

 

更大的惊喜还在后面,成都正加大投入,让“城区半小时交通圈”从梦想走入现实。可以预见的是,随着地铁、公交状况的持续改善,公共交通会不断深入那些以往不曾到达的地方,给予市民出行更多的便利。让市民拥有了多元化的选择,也就让超标电动自行车渐渐失去了市场。

 

政府治理超标电动车的价值核心是为市民出行提供最好的制度保障。我们坚信,这场渐进式改革,最终会成为市民出行更放心、公共交通更完善的双赢之举。

 

 

 

 


(责任编辑:陈露)


中电动车网版权声明:
中电动车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作品侵犯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和删除。

相关阅读

用户评论

游客
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快讯 更多>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