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市前市长肯·利文斯通先生在做主旨演讲。
从英国飞来的肯·利文斯通曾经担任伦敦市市长,他的另一个身份是致力于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城市联合组织C40的发起人。他在昨天的演讲中提出,深圳的电动汽车、电动公交车项目在全球同领域中已经处于领先地位。到2025年,希望在C40组织的75个城市里面大力推广这样的油动混合或者是纯电力的公交汽车项目。
C40城市集团已经吸引了全球70多座城市参与,在中国就包括湖南、海南、香港、深圳等多个省市参与,覆盖的居民已经达到了5亿人。这次来深圳参加第三届深圳国际低碳城论坛前,肯·利文斯通对深圳的电动汽车进行了一番调研。
这位瘦高个老外用“变革的引擎”这一充满动感的词语来形容现代城市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关键作用。他在当天的主旨演讲中,借用伦敦、新加坡的成功经验,给深圳的低碳绿色发展建言。早在1981年,刚刚当选伦敦市议会主席的肯·利文斯通曾经来过一次深圳,“当时这里还是一片村庄,但现在这座城市的规模已经跟伦敦相当了,并且在制定低碳目标上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功,也达到了这些目标。”
肯·利文斯通认为,要创造一个低碳的世界,是现在人类面临的一大挑战,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这个问题上,城市的位置举足轻重。现在我们大多数人口都生活在城市里,城市的创新可以让居住者逐步实现一个低碳的世界,就像深圳大规模推广使用电动车所展现的那样。“中国90个最重要城市加起来,就差不多等于法国和德国的经济总量的总和。在碳排放、温室气体的排放,中国面临的压力也居高不下。如何将经济的繁荣和环保保持平衡发展,我觉得这是中国政府要实现由大到强发展的重要任务。”
他表示,“如何将高碳的经济发展代价向低碳转型,这是城市管理者目前面临的重大问题。比如说在现在已有的建筑规模上是不是要提升更多的高密度的建筑,还是说我们将城市进行扁平化的扩大,加强高速铁路的发展来实现可达性,这些都是向城市管理者提出的棘手问题。”
肯·利文斯通表示,伦敦在很多年前也面临着中国城市现在面临的问题,伦敦参考了新加坡的管理体制。据其介绍,早在上世纪70年代,新加坡就将劳动密集型向高科技、低碳型经济转型。通过这一转型,新加坡的空气质量大幅提升。伦敦通过加大高速铁路的建设,让市民的出行范围变大,来改善交通拥堵这个问题。在3年的时间内,伦敦的交通拥堵状况改善率达16%,每个人的出行时间省掉了14%,同时碳排放也下降了19%。
“随着交通设施的改善,曾经居住在伦敦交通拥堵地区的市民会选择第三类的交通方式出行,比如说公交车、地铁等公共交通。这种公共交通工具在伦敦的市民利用率达到50%以上。以往习惯开车出行的伦敦人慢慢变成了步行出行,以及自行车出行。这种趋势形成了一个全国的效应,英格兰南部的很多城市也在学习伦敦的经验。”肯·利文斯通表示,公共交通的改善也刺激了英国富有人群的投资方向,他们会根据城市交通的规划来选择不动产的位置,城市发展就变得更均衡。
(责任编辑:陈露)